责任编辑:牛乐耕
华 平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把握好这一组辩证关系,有利于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了科技体制改革任务,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方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求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从2024中关村论坛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到上百家科研院所集中在雄安新区发布大批前沿成果,与以往不同,如今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时间上几乎没有间隔,这无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必须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
今年2月,科大国盾宣布,国产稀释制冷机在交付客户后完成性能测试,实际运行指标达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这一构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此前市场一直被国际厂商占据。15年前,安徽合肥前瞻布局量子技术未来赛道,成立科大国盾,如今已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0多家,正努力打造“量子科技”与“量子产业”双高地。
以产业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就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碳纤维不仅售价高,还“一丝难求”,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等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老国企吉林化纤瞄准产业所需,经过不懈努力,攻克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了高效率的原丝生产线和单线产能最大的碳化生产线,并不断向下游延展,全面拓展应用。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才能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践表明,促使各类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加速融合,既有利于形成科研攻关合力,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也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做强新兴产业优势。
如果说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那么产业创新就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两者深度融合、“双向奔赴”,定能推动更多创新主体踊跃发明创造,既产生高水平科技成果,又生产优质产品,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责任编辑:牛乐耕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向千千万万的老兵们学习、致敬,凝聚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毅前行。[详细]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实好改革举措,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干部队伍,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详细]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详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组织部门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跨军地改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着眼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详细]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在要求以制度建设为主[详细]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国的强大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来的香港将更加光彩夺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