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李士环
作者:冷文勇《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6日03版)
走进草林红色圩场、瞻仰“井冈之子”陈正人故居大屋村、探访五斗江战斗遗址……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联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日常教学与主题活动,全方位激发红色文化所蕴藏的独特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涵养作用,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用好红色文化,做好“大思政课”建设,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运用,将红色文化充分转化为育人资源。
通过强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精准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使其与思政课教学体系更融通,能够为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夯实基础。具体而言,通过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提炼红色文化精神要义,从中挖掘出具体的、适配思政教育的元素,能够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例如,每一个红色经典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理。通过分析这些故事的传播规律、情感共鸣点等,能够将其更好地转化为思政教学素材,让红色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融入学生内心。同时,对红色文化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理论剖析,能够提炼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文化自信。
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授课”“经典研读”“红色体验”等课程模块,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红色育人“大思政课”体系,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把立德树人所需、青少年接受特点、时代发展成果结合起来,选树好、运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培养人、熏陶人、锤炼人,增强立德树人的时代感、吸引力、实效性。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案例式、专题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单一讲授模式,增加课堂互动性。例如,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辩论赛、小组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红色文化背后的思想理念,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知识体系。
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需要做好社会“大课堂”和思政“小课堂”的衔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等,聆听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色岁月。同时,鼓励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来到这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感受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此外,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乡村,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在当地的传承现状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当前,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更多“打开方式”。思政课建设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开设红色文化专栏,定期推送红色文化知识、研究动态、学生心得体会等内容,使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相信在不懈努力下,红色文化资源定能更好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在新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作者:冷文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士环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详细]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详细]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统筹兼顾压实责任与提升活力,以科学方法抓好改革落实[详细]
力戒形式主义,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不要把写了多少万字的学习心得作为学习成绩”“讲空话、搞作秀,毫无用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本身就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在学习教育中[详细]
要层层承压,不要层层卸责;要层层落实,不要层层加码。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既抓好本级,又带好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凝聚起干事创业、改革发展的合力。[详细]
关键时顶得住,是新时代对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但在平时沉下心来兢兢业业干工作,更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详细]
让资本有耐心,也让耐心沉淀成一种资本,共同做科创企业的“长跑搭档”,我们就更有能力、有条件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