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编者按:6月20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以下为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冰在会上的发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 冰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推进,不断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推进。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着力解决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 建立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具体实现机制
以前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过程中的“管资产”特征,一定程度上给国有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决策带来难题。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投资公司等方式,形成新的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和授权经营模式,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具体机制的转变。但还存在授权经营权利如何科学界定、合规授权程序如何明确等问题,授权经营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条例化、清单化。
二、优化国有企业布局结构
现实中,国有企业分布于不同产业和企业类型中。目前,我省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很少,商业类国有企业居多,特别是商业二类的国有企业占多数。从我省国有企业布局结构情况看,结构偏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等问题仍存在。应结合国情省情,进一步明确我省国有企业发展定位,优化国有企业布局。要继续推进国有资本向骨干企业和主业集中,继续推动优势行业高端智能发展,适度收缩传统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的分布范围,加快十强产业发展。
三、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传统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相对单一,国有企业动力不足、活力不足,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成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重要方法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可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比如,通过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产业基金等方式,也可以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MBO等方式。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强化党的作用和提高控制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是提高外部董事比例,增强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采取双向交叉任职方式,保证党委成员参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三是对于重大决策事项进入公司董事会决策前,增加党委前置审议环节。四是健全监事会制度,让职工代表合法合规进入监事会。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增加经营者市场化选聘机制,给予这部分高管以市场化报偿激励,构建多元化的报酬结构,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期权激励。
五、提高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独特、具备充足能量、不可复制的核心能力对国有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众多成功发展的国有企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国有企业必须发展本行业本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核心技术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活动人才是关键,必须有好的人才政策,必须构建一个好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