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

2023-11-2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宋芳秀

  宋芳秀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让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抵达更多“长尾客户”,正是普惠金融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递交材料3天拿到200万元贷款,不仅速度快,利息也低。”今年,海南省借助大数据、5G等技术手段,推动首笔活牛抵押贷款落地,为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过去,由于天灾疫病等因素可能造成畜禽死亡,银行普遍不接受生物活体抵押。信用贷款额度受限,农户和合作社很难获得发展所需资金。海南省推出一款名为“慧畜贷”的普惠金融产品,解决了养殖户缺少抵押物的难题。相关机构给每一头牛安装耳标,由内置芯片记录上传牛的轨迹定位、生命体征等数据,既可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也在养殖户和银行间构建了一个信用平台。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海南全省铺开,从事活畜育种、养殖的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都将从中受益。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让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抵达更多“长尾客户”,正是普惠金融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但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发力、补齐短板,加快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是重点服务对象。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创新思维,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比如,浙江省云和县把“云和雪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用于质押融资,获得更多资金以深挖雪梨文化,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小小雪梨,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金果,年产值达1.96亿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直击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难点堵点,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这也是值得大力探索的方向。不过,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产品的适老性、安全性及无障碍使用,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但其服务群体量大面广,“撒胡椒面”解决不了问题,也不可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也必须遵循金融规律。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优化信用机制建设、贷后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共享、风险共担等,完善专业化经营机制,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法治化原则,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普惠金融战略导向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领域新业态、新产品的监管体系和规则,既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又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就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服务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关系

    高质量发展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积极承担生态保护责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将为构建更加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重要力量,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详细]

    11-27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以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

    在可预期的未来,我国将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一新赛道上,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就能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绿水青山,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详细]

    11-27 09-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网络空间秩序直接关系到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安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空间治理,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义、弘扬正气的舆论格局,建立包容[详细]

    11-24 16-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协调国内与国际资源、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市场力量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应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金融高质量服务能力,提[详细]

    11-24 16-11 光明日报 分享
  •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把不同地区的利益关系用制度理顺,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极大提升不同地区坚守自身战略定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中国发展大棋局中车马炮各展其长,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详细]

    11-2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用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就是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生产、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紧密的有机联系。这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利于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联弹“生态协奏曲”,加强一体化生态治理,就能创造更多发展红利。[详细]

    11-2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我们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使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发挥更大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中国之治”新优势。[详细]

    11-22 14-11 人民日报 分享
  • 组织动员职工群众为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

    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断增强服务职工本领,真心实意为职工说话办事,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详细]

    11-22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越是问题复杂、任务重大,越要以稳谋进、以进固稳。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信心十足,步履坚定。[详细]

    11-21 09-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

    我们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设中的实践问题为文化法学建设的根本任务,从实践问题中找到理论创新的突破点、学术发展的生长点,不断拓展文化法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详细]

    11-2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