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2023-11-3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艳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需要代代传承,也需要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前,我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在以数字化促进文化发展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抓住数字化机遇,不断深化拓展数字赋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有力支撑。

  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化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分门别类地进行数据化整理,加强文化数据的供给与集成,努力建成分布合理、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大数据体系,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传播。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古籍整理研究水平,发挥各创新主体积极性,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普查征集、典藏展示宣传、研究交流等工作。创新文化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提升文化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文化数据服务产业。处理好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化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关系,为推动文化产业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做好基础工作。

  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强大动力。可聚焦文化创新,坚持应用牵引,推动数字文化产品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内容生产与传播手段现代化。完善高质量文化产品内容产出机制,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大幅提升数字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强化大众创作的主体意识、内容创作的时代意识、产业发展的未来意识,拓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数字文化产品传播模式,推广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不断开创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局面。比如,山东推出的“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数字化呈现泰山日出、黄河入海等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新应用、新场景、新体验。

  促进科技、艺术、产业等融合创新。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引导鼓励文化企业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科技、艺术、产业等融合创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顶层设计,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加大具有中华文明标识功能的文化要素的数字化传播力度,更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一方面,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式,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文化产业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加大科技产业界与文学艺术界、社会科学界的联系,推广特色应用技术与场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形成特色与优势。

  (作者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当前,我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在以数字化促进文化发展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抓住数字化机遇,不断深化拓展数字赋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有力支撑。[详细]

    11-30 13-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强大合力,蹄疾步稳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详细]

    11-30 13-11 人民日报 分享
  • 用绿色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秀丽的大美中国。[详细]

    11-28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

    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就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服务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详细]

    11-28 15-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关系

    高质量发展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积极承担生态保护责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将为构建更加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重要力量,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详细]

    11-27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以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

    在可预期的未来,我国将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一新赛道上,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就能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绿水青山,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详细]

    11-27 09-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网络空间秩序直接关系到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安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空间治理,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义、弘扬正气的舆论格局,建立包容[详细]

    11-24 16-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协调国内与国际资源、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市场力量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应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金融高质量服务能力,提[详细]

    11-24 16-11 光明日报 分享
  •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把不同地区的利益关系用制度理顺,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极大提升不同地区坚守自身战略定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中国发展大棋局中车马炮各展其长,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详细]

    11-2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用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就是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生产、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紧密的有机联系。这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利于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联弹“生态协奏曲”,加强一体化生态治理,就能创造更多发展红利。[详细]

    11-2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