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同合作中推进转型升级

2025-05-07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崔 妍

  崔 妍

  适应市场变化、纾解困难挑战,推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是必然选择

  变革空间布局,完善支持配套,不断释放区域的集群效能、组合潜能,无论企业、产业还是城市都将从中受益

  展位总数达7万多个,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最近,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又一次圈粉全球。

  从智能出行到智慧家居,从精密机床加工到具身智能应用,广交会向全球市场展示了一幅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中国制造升级图景,吸引大批采购商参观洽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带动全国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交会的火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有优势密不可分。这里汇聚了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完善;这里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充满机遇的开放合作热土;这里综合了广州的商贸底蕴、深圳的科技资源、粤港澳联通全球的超级枢纽功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发挥三地所长、促进产业体系变革创新和效能提升。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应对之道在于转型升级。要素成本上涨,低端制造业失去优势;关键环节、技术“卡脖子”难题仍在;全球供应链调整,关税壁垒增加……适应市场变化、纾解困难挑战,推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是必然选择。近年来,机电产品在广东出口总值的占比已经超六成,3D打印机、电动汽车、无人机等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正是得益于产品升级、产业转型。

  产业链整体升级,协同合作是重要利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来自大湾区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超高清视频显示屏在比赛场馆和塞纳河岸大放光彩。这家公司的崛起,依托的正是大湾区的协同合作机制:在深圳设立总部,运用全球创新资源研发产品;在惠州增资扩产,建设智造中心;借助大湾区机场、轨道、港口多式联运的交通优势,不断开辟出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规则机制“软联通”提质,使大湾区产业综合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

  制造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巨大优势,这一优势保证了我国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冲击。注重产业集群建设,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及时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提高区域内制造业协作配套能力,将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巩固既有优势。

  验证协同合作的效果,质量与效率是重要指标。南山智造深汕高新产业园将企业研发、办公、生产等环节化零为整,破解“工业上楼”瓶颈,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推出集拼模式,将各种货物按目的地“集结”装箱,大大提升了“带货”能力。据拱北海关统计,港珠澳大桥开通6年多来,经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第一个1000亿元用时2年,突破第九个1000亿元仅用时5个月。变革空间布局,完善支持配套,不断释放区域的集群效能、组合潜能,无论企业、产业还是城市都将从中受益。

  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不仅要向内求协作,增强大湾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也要向外促联通,立足全国“一盘棋”,加强优势互补,推动区域联动。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在投融资、产业园区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合作扎实推进,部分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以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对全国发展发挥更加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上展现更大作为,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必须肩负好的使命责任,也是大湾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太空看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座城”。2025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4月27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万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转型升级,书写更加精彩的内部协作故事、国内联通故事、对外开放故事,阔步前行的中国将持续带给世界惊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把企业负担减到实处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无事不扰”的清醒,少一些“临时起意”的打扰,企业将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详细]

    05-07 14-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协同合作中推进转型升级

    从太空看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座城”。2025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4月27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万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转型升级,书写更加精彩的内部协作故事、[详细]

    05-07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深入学习《文选》,必须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水平金融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详细]

    05-06 16-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详细]

    05-06 16-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牢党的生命线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找准病灶是前提,对症下药是关键。走好群众路线,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实惠。要围绕群众反映的住房、养老、就业、医疗等突出问题,把合理诉求一条条拎出来,推动问题一个个得到有效解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详细]

    04-22 14-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原理性贡献

    价值观是一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和最大[详细]

    04-22 11-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

    [详细]

    04-22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抓作风建设要找准思想根源

    “欲事立,须是心立。”政治上的坚定、作风的过硬来自思想的坚定。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转变作风,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从标准上提高起来,以思想自觉促进行动自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性,努力使思想作风更正一些、更纯一些。[详细]

    04-15 16-04 学习时报 分享
  • 从党群服务中心“上新”说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社会的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善于换位思考,更加重视“群众怎么想”,瞄准关切,勇于创新,我们的治理必将更有成效,也将更有力地托举每个人的幸福。[详细]

    04-07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美方的多变易变、极限施压,我们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定能够化危为机、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详细]

    04-07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