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价值观引导须重视

2025-06-24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作者:王颖《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4日13版)

  【各抒己见】

  随着数字技术革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5月20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发文章《AI与教育深度融合——扬长避短,以“激发人的可能性”为追求》一文,引发笔者共鸣。

  当前,未成年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兴趣显著,并逐步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群体。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运用普及率接近全覆盖、低龄化趋势明显。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网民中,19岁及以下网民比例为29.1%,排名第二,仅次于20-29岁网民。

  技术革新与安全风险始终相伴而行。互联网使用中,未成年人“按键伤人”“网络开盒”、网红儿童等现象引发社会关注。面对网络暴力以及数据安全、内容风险等现实挑战,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所折射的价值观应高度重视。数智时代,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价值观的引导,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网络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有研究发现,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的伤害中,网络欺凌占比越来越大。当网络匿名发起语言暴力、人肉搜索等行为时,未成年人群体会误判伤害标准,将越界行为视为“玩梗”,责任意识淡漠,虚拟矛盾现实化。

  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价值观亦须重点关注。隐私信息泄露是引发多重安全风险的诱因,未成年人对自我的隐私信息认知与保护能力存在不足,对他人的隐私信息认知与态度存在漠视。第12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当上网需要提供个人信息时,能够“每次”或“经常”考虑到要保护个人隐私的未成年人占比为59.5%。27.3%的未成年人表示“偶尔”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6.4%的未成年人表示“从未”在被收集个人信息时,意识到需要保护个人隐私。

  此外,算法推荐驱动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普遍存在,算法偏见隐秘地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塑、封闭、强化。信息茧房容易造成未成年人观点极化、互相攻击,当恶意不断累积,虚拟暴力有可能转化为现实侵害。

  在未成年人价值观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教育者应以孩子们的视角,学会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首先,通过解析真实案例增强网络素养教育效果。例如,在我国网信部门开展的历次“清朗行动”中,通过全网通报实例发挥了较强的教育警示作用。

  其次,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中,提升家长监护教育能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新时代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工作,其实施须与未成年人监护教育相结合。应通过家庭网络素养共同学习,提升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教育能力。北京互联网法院为提升家长的监护教育能力采取的举措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建设了全国首个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丰富家长网络素养教育内容池。在多起未成年人因“饭圈文化”不良影响参与“网络开盒”、网络暴力的案件中,发现未成年人用网过程中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网络不文明言论等行为时,法院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庭教育,并向其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成效。

  (作者:王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详细]

    06-23 10-06 分享
  •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详细]

    06-23 10-06 学习时报 分享
  • 推动人才供需适配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详细]

    06-18 11-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刹住“四风”要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详细]

    06-18 11-06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统筹兼顾压实责任与提升活力,以科学方法抓好改革落实[详细]

    06-17 17-06 人民日报 分享
  • 莫把学习心得作为学习成绩

    力戒形式主义,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不要把写了多少万字的学习心得作为学习成绩”“讲空话、搞作秀,毫无用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本身就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在学习教育中[详细]

    06-17 16-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层层负责莫成层层卸责

    要层层承压,不要层层卸责;要层层落实,不要层层加码。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既抓好本级,又带好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凝聚起干事创业、改革发展的合力。[详细]

    06-16 16-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关键时顶得住,是新时代对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但在平时沉下心来兢兢业业干工作,更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详细]

    06-12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

    让资本有耐心,也让耐心沉淀成一种资本,共同做科创企业的“长跑搭档”,我们就更有能力、有条件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详细]

    06-12 11-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丨用“紧日子”换“好日子”

    [详细]

    06-10 15-06 大众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