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创新发展

2023-09-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唐永胜

  唐永胜

  核心阅读

  适应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我国正式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安全学作为新兴学科,要注重让不同角度的交叉研究有所聚焦,实现相互对话、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增强学科创新发展的系统性。从交叉学科的定位出发,以国家安全为方向促进研究融合,逐步构建起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维护国家安全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的重要方面。要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更好发展,为国家安全工作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不断满足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

  国家安全学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主管部门推动下,在有关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安全学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20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下正式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激发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热情,产生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培养单位以及其他一些院校纷纷设置国家安全学专门学术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开始形成规模,并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积极探索,开展对国家安全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教学工作。依托已有相关研究积累,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国家安全学领域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成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经过努力探索,一些院校已形成比较系统的国家安全学课程体系,国家安全学教材和相关专著陆续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有力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化。在智库建设方面,有关院校和专家撰写了不少关于国家安全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为服务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更为严峻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持续拓展,要求国家安全学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支撑,这为国家安全学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在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有力牵引下,国家安全学必将不断创新发展,书写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安全学篇章。

  新兴学科建设要增强创新发展的系统性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取得不俗成绩,但还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有效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切实担当起自己的学术使命。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审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系统、全面、辩证地加以把握。理解我国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总体”二字,坚持系统观念,秉持“大安全理念”,全面综合地研究国家安全的各个重点领域。相较于其他学科,国家安全学是一个全新的一级学科,一定程度上缺乏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成形的学科框架体系,但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上拥有天然优势,在学术思想、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在形成国家安全领域独特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论上拥有足够的发展动能。推进国家安全学创新发展是充满潜力、大有可为的。同时,有一些倾向值得注意。由于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较为广泛并不断拓展,研究者又习惯于从原有专业角度展开研究,这就导致学科发展存在过于发散、难以有效整合的问题;随着研究不断细化分化,如果彼此缺乏联系协同,成果不能相互通约,就会阻碍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作为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要注重增强系统性,让不同的研究角度有所聚焦,形成内在深刻联系。国家安全学应始终聚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即使是对特定领域、具体安全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保持全局眼光并遵照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的指引。目前的国家安全学研究还未充分体现这一推动学科系统性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研究泛化、碎片化的倾向,不少研究缺少系统思维、整体意识。坚持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牵引,推动不同角度研究相互对话、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增强学科创新发展的系统性,国家安全学学科就能更快进入全盛期,保持持久的、整体性的发展活力。

  立足交叉学科定位探索有效发展路径

  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有力举措,必将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国家安全学学科设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充分考虑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跨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这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理顺国家安全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关系学、军事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加快探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

  以国家安全为方向,不断促进研究融合。国家安全问题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把握交叉学科特色,从不同学科视角、不同侧重点深入研究国家安全问题。同时,要牢牢坚持以国家安全为研究方向,把体现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作为实现不同学科视角交叉融合的锚点,探求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律性认识。如果偏离国家安全研究方向,不能体现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那么从军事学角度研究国家安全可能还会是单纯的军事观点,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也很难超越应急管理的思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就可能局限于原有经济学的思考。这种研究没有体现学科交叉融合,也就不能推动国家安全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

  形成独特成果,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解答中形成独特的学术理论和话语,是一门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新的国家安全形势给我们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出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国家安全学的基本理论来自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伟大实践,同时服务于新发展阶段构建大安全格局的伟大实践。国家安全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通过“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掌握科学规律,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学学科要在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研究中走向成熟,就要聚焦解释和解决我国国家安全重大问题,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进行理论探索、学术研究,运用系统思维实现对传统国家安全认识论、方法论的超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和话语,扎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实践,构建起自主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

  加强人才培育,夯实学科发展基础。衡量一个学科建设的发展成效,不仅要看产生多少高水平研究成果,也要看培养出多少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好。一方面,以国家安全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等研究方向为重点,面向就业市场制定相应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政策引导保障,推动拓宽就业渠道,吸引青年学子报考国家安全学,培养更多现实急需的国家安全人才;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家安全工作实际,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建立国家安全学教育研究专门机构、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开展前沿研究,在研究中锻炼一支学识扎实、担当尽责、具有战略思维的师资队伍,优化人才成长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筑牢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作者为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理念引领不断增强,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详细]

    09-12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有年轻人用戏曲声腔演唱流行歌曲,赢得广泛关注,许多90后、00后选择买票进入剧场,领略戏曲艺术之美;有人以年画、剪纸等为素材开发聊天表情包,推动年画销售量大幅增长;有人紧抓影视剧热点,力推国风汉服茶道等走入生活日常……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发挥奇[详细]

    09-12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微海报|书写“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答卷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群体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特组织开展“青春绽放奋进路”理论云宣讲活动,面向我省广大青年、大学生、青年理论工作者征集宣讲作品。活动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教育厅、共青[详细]

    09-11 10-09 大众网 分享
  •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详细]

    09-11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政党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我们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详细]

    09-06 14-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大势

    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经济总是在波动中运行。我们既要看到短期波动,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更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充分认识并用好新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增强[详细]

    09-06 14-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各国走稳走好“一带一路”这条繁荣之路,将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为人民幸福提供坚实支撑,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机遇,就能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详细]

    09-06 14-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围绕“沿边”“跨境”大力创新

    最终目标是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作用,让更多改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地区。[详细]

    08-29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调查研究关键看实效

    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必须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党员干部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涵养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开展各项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详细]

    08-28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主题教育成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需要持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详细]

    08-28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