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品格

2023-03-09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作者:王学典(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是时代赋予当今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十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事实越来越雄辩地证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好比是一辆有轨电车,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有其自身轨道,不可能完全并轨到西方的轨道上去。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试图用西方理论、概念、模型来解释中国的历史即将走向终结,从根本上摆脱对西方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依赖、构筑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从五千多年文明的智慧中汲取和冶炼基础元素,催生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范畴和价值理念,推动着哲学社会科学由五四运动以来的西方化以及所谓的“现代化”方向,向中国化、本土化方向转型。

  时至今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精神特质,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依然任重道远。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奠定深厚学术根基,必须从根本上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品格,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重新建立与东方这片广袤大地的联系。

  要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时代关切。传统人文学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史,要与历史对话,但更要与时代偕行,与未来牵手,而绝不能“为历史而历史”。学者要有使命感,要时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经世致用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就必须继承和弘扬这一属性,结合对时势发展的深刻把握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在传统文化的智慧宝藏中挖深挖透、挖出珍宝,真正发挥古为今用、汲古润今的积极效应,推动传统文化的“两创”,实现其现实价值。中华文明数千年来聚族而居的农耕社会,孕育了独特的社会制度演进的系统理论,形成了以德性为核心、以伦理为本位、以人情为重心的古典儒家生活方式,催生了古代中国以德治为主的治国方略。我们要善于从传统中寻找源头活水,打造一种与中国道路相匹配、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可对接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提供智慧启迪,完善社会治理,成就中国之治。

  要坚持理论自主创新,推进研究范式的突破。问题导向必然以理论创新为基础,因为凡是回答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过去一段时期,材料过剩与理论贫困之间的冲突在中国学界始终突出,中国学者长期作为“学术小工”采集材料,而从欧美学术产业链顶端进口“理论、思想、观念、预设、概念”被视为“教条”。直至当下,要彻底扭转这一态势尚需付出艰辛努力,必须勇于克服思维惯性和惰性,勇于从“器的把玩者”蜕变为“道的开拓者”,走理论自主创新之路。

  实现理论自主创新,需要对传统学术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和冶炼,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使之重新理论化、概念化、体系化,赋予全新的现代学术属性,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学理依据。实现理论自主创新,更需要探寻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比如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治理理念,把社会治理建立在道德感召力的基础之上,通过选贤任能的“贤能政治”实现长治久安;又如儒家的财富观念追求道义至上,保障基本民生,为经济活动和利益追逐设置伦理界线,通过践行“道义经济”,达到“齐劳逸”“开均输”“足民财”的目的。这些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与今天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高度契合。深入研究阐释这些话语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使命重任在肩,新的奋斗催人奋进。我们一起期待,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更加深厚的学术功力、更加深刻的理论创见、更加深邃的时代感知、更加深沉的历史洞见,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