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3-08-3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周人杰

  周人杰

  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在北京,第四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暨京津冀体育消费节启动。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浙江提出到2025年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乡村不少于90万个,实现公共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公共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今年暑期,多地组织开展各类消费季、发放多种消费券,着力提振消费。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8%,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6%,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83.7%。也要看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微降,一些消费品类增长势头仍不稳固,一些领域消费体验不佳、感受不好。我国有14亿多人,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余地还很大。面向未来,着力扩大内需、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我们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贯彻落实《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必须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丰富促消费政策,完善促消费的体制机制,切实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提升消费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实际增长5.8%。随着宏观调控的精准有力实施,我国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居民就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必将进一步提升。7月底发布的《措施》,从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绿色消费,再到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等,具体政策都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稳住消费基本盘,激发更多内生动力。

  消费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在《措施》中,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等,都事关民生。在扩大消费中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又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扩大消费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就能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有效需求。

  “夜”显活力,上半年广东夜间文旅消费活力超过白天,支出占全天文旅消费比重的61.62%;“绿”增动能,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绿色智能产品引人关注,节能空调、超薄嵌入式冰箱等绿色智能家电成交额同比明显上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下半年,恢复和扩大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继续汇聚。把握好发展的时与势,打好促消费的“组合拳”,牢牢把握惠民基点,全面创新提质,打通各环节堵点难点,使居民收入稳定能消费、后顾无忧敢消费、环境优化愿消费,我们就一定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围绕“沿边”“跨境”大力创新

    最终目标是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作用,让更多改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地区。[详细]

    08-29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调查研究关键看实效

    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必须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党员干部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涵养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开展各项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详细]

    08-28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主题教育成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需要持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详细]

    08-28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推进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需要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秉承系统思维、实践思维、创新思维、发展思维,扩展育人空间,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合力,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彰显学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详细]

    08-28 14-08 光明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担当

    循着绿水青山的脚印,如今的山东,散发着更加迷人生动的魅力。当前,我省正奋力“走在前、开新局”,在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征程上,绿色之风将吹遍齐鲁大地。[详细]

    08-25 09-08 大众网 分享
  • 充分释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动能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抓手,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助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一定能够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详细]

    08-24 11-08 光明日报 分享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全面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坚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强调精准施策、因地制宜,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化学反[详细]

    08-24 11-08 光明日报 分享
  • 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研成果涌现的重要条件。开展基础研究,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既需要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也需要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面向世界[详细]

    08-11 11-08 光明日报 分享
  • 深入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详细]

    08-11 11-08 光明日报 分享
  • 扩大内需,打开增长新空间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内需,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详细]

    08-07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