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推进扩绿、兴绿、护绿

2024-04-0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罗贤宇

  罗贤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厚重底色,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也是第40个首都义务植树日。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国土绿化工作,来到中央工作后,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连续17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围绕国土绿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是系统观念视域下国土绿化的重要方法,也是国土绿化实现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把科学绿化、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国土绿化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当前,正值我国春季植树造林大面积展开,各地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节,通过创新组织方式,组织开展植树节、植树周、植树月等宣传活动,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建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推动义务植树实现常态化、便捷化和基地化,因地制宜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6.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21.63%增至目前的24.02%,森林蓄积量由十年前的151.37亿立方米增至目前的194.93亿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同时,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3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从绿树掩映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到绿洲连片的库布齐沙漠,再到有着“祖国绿色宝库”美誉的大兴安岭,亮眼成绩单彰显“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的生动实践。

  扩绿是国土绿化的根本基础。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解决的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等国土生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今,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百万亩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取代了昔日号称“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为京津冀区域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祖国北疆,“三北”防护林工程正不断延伸和扩展,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要坚持科学扩绿,聚焦“量”的稳定,千方百计挖潜扩绿,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水文地理条件不同等特点,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实现适地适树、适时适法。要大力推广乡土树种草种,着力提高良种使用率,健全种苗生产和造林绿化衔接机制,积极开展全域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有效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化向精细化转变。

  兴绿是国土绿化的增值路径。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解决的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当前,全国各地深入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利用现有的绿化条件,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富民路径。2023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加快落实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全球行动计划等。要在兴绿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森林“四库”作用,构筑国家森林“水库”,推动林水和谐共生,激活森林“钱库”功能,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挖掘森林“粮库”潜力,构建多元化森林食物供给体系,提升森林“碳库”质量,巩固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注重处理好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广森林高效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森林经营能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护绿是国土绿化的重要保障。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解决的是森林资源保护不足的问题,实现“管的全面系统”。林草资源保护工作量大、范围较广、人力资源有限。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当前已进入春季森林防火关键期。2023年,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林草资金投入,安排林业草原转移支付资金1028亿元,增发国债资金400亿元支持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建设。聚焦“管”的要求,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提高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在城乡建设和城市更新中,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持续开展珍贵树种发展行动,促进原有绿化树种与城市基础设施和谐共存。多措并举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将森林保护情况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内容,以“林长制”促“林长治”,鼓励群众主动担当“民间林长”,有效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绿化施工管理和新造林管护,加大退化林改造修复力度,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推进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构建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国土绿化成效。

  亿万人民植树造林,种下的是青青树苗,是未来的期望,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生动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锚定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必将绘就。

  (作者:罗贤宇,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激荡人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详细]

    04-09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新型消费拓宽经济增长空间

    新型消费不仅为消费注入新活力,也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抢抓机遇,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定能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详细]

    04-09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构建富有感染力的思政课堂

    [详细]

    04-07 14-04 学习时报 分享
  • 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用一根根网线消弭数字鸿沟,用一块块屏幕连接异地课堂。数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成就自己、全面发展的新路径。[详细]

    04-07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消除痛点,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优化营商环境也要永远在路上。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以深化改革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详细]

    04-03 15-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减负出实效 治理提效能

    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前往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当地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情况,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本期大家谈,我们一起关注各地减负实效,为进一步[详细]

    04-03 15-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唱衰论调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是中国一贯秉持的理念。中国推进开放合作、共赢发展,致力于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前,中国在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更加自主有力的发展态势,持续为国际合作带来更多机遇[详细]

    04-02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要矢志不渝坚持人民立场、回应时代关切、恪守科学原则,使新时代中国史学彰显出深厚的人民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科学性。[详细]

    04-01 17-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全力以赴,成就一流

    优化营商环境,可谓“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拿出务实举措,凝聚最大合力,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就一定能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活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详细]

    04-01 11-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详细]

    03-27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