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能成才步伐跟上产业升级节奏

2024-11-1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易舒冉

  易舒冉

  前不久,2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参加由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和教授、院士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学习。满满“工业风”的课堂,成为清华园的一道别样风景。

  过去,产业线上的工人,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如今,有机会到高等学府进修,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一名参加培训的产业工人坦言,通过学习和交流,一些工作中卡壳的技术难点有了新思路,对行业发展也有了新理解。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无疑具有战略性意义。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锻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指明了方向。

  毋庸置疑,在我国迈向制造大国的历程中,产业工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产业人才搭建成长阶梯,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是更好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产业升级,不只是技术和装备的升级,也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让技能成才的步伐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节奏。

  湖南湘潭钢铁集团,在智能化转型改造过程中,工人和钢厂迎来了一同“升级”。面对更复杂、参数更多、数据更精细的操作系统,原本老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不适用了,厂里便组织技术骨干从头学习,带领工人们一起转型,让工人成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出台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确保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调动各方面力量,落实企业培养责任,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不断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就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科技进步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福祉,但也要看到,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短期内会对传统就业岗位造成一定的冲击。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强化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技能本领,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各方面权益保障,让产业工人的待遇随着社会发展水涨船高,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实体经济。

  浙江德清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累计覆盖企业1824家,惠及职工6.83万人;湖南打破职称评审与技能评价界限,2023年70名产业工人获评高级工程师;广东广州落地实施工伤保险新规,快递员、货车司机等也能参保……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权益保障水平,产业工人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才会进一步增强,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得到更好激发。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用心用情用力呵护他们茁壮成长,迎来的将是一个锐意创新的中国、向上生长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教师要自觉追求教育家精神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教师不能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必须肩负起“‘梦之队’的筑梦人”的神圣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育家精神作为自觉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勇作燃灯者、争[详细]

    11-07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改革开放是中国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向全世界再次宣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了为实现目标愿景所作的系统谋划以及为之持续奋斗的重大举措。对正处于动荡变革时期的全球格局而言,这无[详细]

    11-07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一垄一亩载民生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耕地保护,关系到十几亿人的饭碗问题,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战。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牢不可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稳、成色更足。[详细]

    10-29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积势蓄势,借势乘势

    强化错位分工和协同互补,发挥比较优势,就能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实现扬长避短、培优增效[详细]

    10-29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善用系统思维促发展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必能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详细]

    10-29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沂蒙山上好风光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让我们走进《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聆听《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故事,感悟党和人民心连心的鱼水情深,凝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详细]

    10-23 11-10 大众网 分享
  • 学习时间|老兵·无悔——致敬老兵 奋进新征程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向千千万万的老兵们学习、致敬,凝聚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毅前行。[详细]

    09-30 10-09 大众网 分享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详细]

    09-26 17-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实好改革举措,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干部队伍,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详细]

    09-26 17-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牢方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详细]

    09-23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