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洪银兴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概括,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著作,构成了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发展理论,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选》的开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明确宣示。以此为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准确定位所处的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已经得到充分释放,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将新常态概括为: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就科学指明了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的方向;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明确“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从而明确了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在《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中提出新发展阶段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强调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关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之“新”是相对于传统发展理念而言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土地、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资源供给条件发生变化。这决定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提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指出“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新发展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的外循环遇到了一些国家“脱钩断链”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明确,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内需不足已经成为造成国内大循环动力不足、循环不畅的一个主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中指出“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这些重要论述对当前阶段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动力拉动经济增长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于新质生产力。在新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生产力上有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篇文章中都作出深刻论述。在《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求“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中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牛乐耕
中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自然》杂志审稿人口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详细]
“八大体系”不仅构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一体发展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必须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这样才能以战略思维着眼全局、以系统思维协同各方、以辩证思维把握规律,奋发有为推动教育[详细]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详细]
唯指标论、唯考核论行不通,但没有数据、没有管理也不行。抓住检察办案这个主责主业,建立遵循司法办案规律的衡量标尺,把宏观数据、中观分析与微观案件相结合,以科学管理推动基层减负,有助于让检察人员“增效”不“增负”。[详细]
合理引导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本投入。完善公共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乡村美育、非遗保护、艺术创作等活动,助推乡村美学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美学资源开发,加大乡土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突出乡土特色,提升本土品牌的美[详细]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原创的滋养。当文化原创力竞相奔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以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屹立于人类先进文化之林。[详细]
青年消费新趋势正在重塑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偏好、行为模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这些新特点形成了新趋势,蕴藏着新商机,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敏锐捕捉需求变化、聚焦细分功能和细分应用场景进行创新的企业,一定能开辟出[详细]
靠交融,给互信友好加浓度。老外探店中国美食直呼“地道”,中国售票员“狂飙”流利英文……走进中国的人,会说“远比想象的精彩”。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促使人们迈开脚步,更张开怀抱。共享代替独享,和合消解零和,对话填平鸿沟,中国追求的包容性发展,不仅能“[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就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详细]
征程风正劲,笃行向未来。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我们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实支撑,有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的强大底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