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与心上

2025-04-30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许宝健

  许宝健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山东潍坊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陈列展正悄悄进行中。说是“悄悄”,是因为没有请任何领导剪彩,没有举行任何开展仪式,甚至事先没有进行任何新闻报道。然而开展以来,参观的人却络绎不绝。一位参观的老者激动地说:“30多年前,他把百姓捧在心上,百姓拥戴他在台上;30多年后,他把福祉留给百姓,百姓把他永记心中!”是谁能够得到老百姓如此拥戴?他就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的山东省寿光县原县委书记王伯祥。

  王伯祥是20世纪80年代走上县委书记岗位的,那时寿光6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草木不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和后来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联系起来。告别穷和苦,就要挖穷根、找富路,王伯祥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百姓扎扎实实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建起全国最大蔬菜批发市场,引发席卷全国的“绿色革命”;二是打响荒滩大会战,彻底改变盐碱荒滩面貌,把人见人畏的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三是打工业翻身仗,以改革精神抓企业改革,把工业小县、弱县变成工业大县、强县。在王伯祥离世的2023年,寿光成为全国工业百强县,位列第50位。

  事迹陈列展中有一幅图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辆“130货车”上,一台冰箱,几把破旧桌椅,一张年代感十足的木床,还有就是十几个塞满旧衣物的纸箱子。这就是王伯祥离任县委书记赴潍坊市任副市长时的全部家当。市政府派来的一辆货车竟因没啥可拉,干脆装上了院子里还没有烧完的蜂窝煤和木柴。但他留下的,是20多万个蔬菜大棚,是120万亩棉田、盐田、虾池,是4854家企业,是10万多个“万元户”,是百姓认可的干部队伍……王伯祥拥有优秀共产党员最值得骄傲的“财富”,他得到了老百姓的心,而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

  共产党员的作风反映的是党的形象,体现的是党性。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在自身作风建设上对照先进找差距、见贤思齐喊看齐。王伯祥的作风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在开发盐碱地的日子里,王伯祥在工地上一住就是45天。当时北京一位领导在省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工地,见到一个浑身是泥的“民工”从窝棚里钻出来,问道:“你们的伯祥书记在吗?”“民工”回答:“我就是。”后来这位领导感慨地说:“一个县有这样的书记,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

  说起王伯祥,我们不能不想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5天,始终把全县36万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焦裕禄,推崇他的为官品质和为民情怀。算起来,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但兰考百姓把“老焦”记了一辈又一辈,这是人民对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深情厚谊。

  不能不想起福建东山原县委书记谷文昌,他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从1955年到1964年担任县委书记的10年,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拼搏奋战,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半岛,并建成海上绿洲,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仰。

  无论是焦裕禄的475天、谷文昌的10年,还是王伯祥的5年半,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县委书记岗位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老百姓谋事、做事、成事,在他们离开岗位和去世后,老百姓始终把他们放在心上,纪念他们、怀念他们、敬仰他们。

  我们常常把领导干部在任时称作在台上。在台上无论长短,总有离开的一天,等离开的时候,老百姓是在心里念你,还是在背后唾你,关键要看你在台上时的作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重温焦裕禄、谷文昌、王伯祥的先进事迹,让我们自觉叩问:在台上该干啥,离开时留下啥?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守牢党的生命线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找准病灶是前提,对症下药是关键。走好群众路线,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实惠。要围绕群众反映的住房、养老、就业、医疗等突出问题,把合理诉求一条条拎出来,推动问题一个个得到有效解决。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详细]

    04-22 14-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原理性贡献

    价值观是一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和最大[详细]

    04-22 11-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

    [详细]

    04-22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抓作风建设要找准思想根源

    “欲事立,须是心立。”政治上的坚定、作风的过硬来自思想的坚定。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转变作风,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从标准上提高起来,以思想自觉促进行动自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性,努力使思想作风更正一些、更纯一些。[详细]

    04-15 16-04 学习时报 分享
  • 从党群服务中心“上新”说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社会的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善于换位思考,更加重视“群众怎么想”,瞄准关切,勇于创新,我们的治理必将更有成效,也将更有力地托举每个人的幸福。[详细]

    04-07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美方的多变易变、极限施压,我们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定能够化危为机、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详细]

    04-07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轻车壮马”赋能基层治理

    对于基层治理而言,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破解由形式主义引发的“小马拉大车”问题,激励广大基层干部以“轻车壮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详细]

    04-02 17-04 人民日报 分享
  • 讲认真才能破解难题

    在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变成老大难问题,成为影响事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一些老大难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被认真对待。讲认真,是解决老大难问题的有力武器。[详细]

    04-02 17-04 人民日报 分享
  • 创新是条向上攀登的路

    中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自然》杂志审稿人口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详细]

    04-01 10-04 人民日报 分享
  • 教育强国成于实干

    “八大体系”不仅构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一体发展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必须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这样才能以战略思维着眼全局、以系统思维协同各方、以辩证思维把握规律,奋发有为推动教育[详细]

    03-24 14-03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