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怎么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主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指引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这“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系统谋划,是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的应对之策。做好城市工作,要把这些要求和部署贯通起来,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这里,以建设创新城市、韧性城市为例,深化对担当作为抓落实的理解。
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这次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6个方面内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并对“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作出具体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时代以来,从北京中关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到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再到湖北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一座座科创之城拔地而起,见证创新驱动的强劲动能。实践告诉我们,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做到,坚持因城施策,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同时必须看到,从地方债务管理到财政金融举措,过去城市增量扩张时期形成的一些政策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等作出部署。要统筹推进、抓实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以制度之新激扬发展之力、以开放之势汇聚发展之能。
安全可靠是韧性城市的突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越是向前发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这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
城市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活动高度密集,安全风险也相对集中。不论是消除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是做好地震、洪水等城市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都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
近年来,广东、重庆等地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治理难题,让城市安全更有保障。实践深刻启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化解疑难的高招,才能不断提高安全韧性水平。
城市工作有其系统性和复杂性,落实各项任务部署,必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一定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建设好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责任编辑:牛乐耕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战火年代,而在新时代,在旋律响起的地方,它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燃爆全场。动人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今,历经岁月的洗礼,《沂蒙山小调》早已突破地域与时代的藩篱,化作一股磅礴的文化[详细]
近5年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的核心问题、前沿问题和基本原理问题等的深刻回答上,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了更多原创性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详细]
发展健康消费,既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详细]
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详细]
不仅是“三兔共耳”。一颗石榴寄寓命运与共,见证友好交往。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之旅”开启后,石榴传入中国;而今,位于西安市的中国—中亚友谊林的那6棵寓意团结的石榴树欣欣向荣、开花结果。聆听历史,让相知的心越贴越近;传承文化,让合作的手越牵越紧。愿丝路[详细]
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将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这项系统工程落实、落细,首先应围绕具有前置意义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作出系[详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攻坚克难既是一种意志品质、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详细]
既干净又干事,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既干净又干事的好作风密切党同[详细]
即时反馈与延迟满足,照见政绩观,折射新理念,要下“绣花功”。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魄力,也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工作实绩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审视和群众评判。[详细]
无论是蒸汽机车取代马车,还是智能手机淘汰胶片相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技术进步是把市场蛋糕做大的“魔法师”,推动就业结构不断向更高价值领域迁移。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技术重塑就业市场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构建覆盖全面的职业技能提升系统,定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