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叶光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的致信中强调:“和平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跨越文化、种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理性认知、拓展思想维度、建设交流平台、构筑情感根基,携手世界各国青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和平理念,丰富知行合一的理性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青年在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社会变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时期,可塑性强。青年坚定不移地树立和平理念,积极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人类社会才能长久拥有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文明共存的民意基础。青年始终践行和平发展道路,人类社会才能始终如一地以和平而非武力、合作而非冲突解决矛盾与分歧。新时代中国青年需要不断强化对和平理念的学习、体悟与倡导,坚定捍卫世界和平的理想信念。用好网络、书籍、纪念场馆等资源,广泛吸纳和传播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维护和平的光辉事迹;加强储备全球治理、世界文化等方面知识,加深对全球民族、文化、社会制度等问题的理解,自觉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维护世界和平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培养全球视野,拓展和平发展的思想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于和平时期,受益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对和平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深刻的认同。而在技术进步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部分国家因战乱与冲突而陷入困境。这一对比促使当代青年积极思考、主动发声,逐渐萌发心系天下的人类关怀,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志存高远,培养全球视野,树立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关怀的世界观念,以全球性问题为切入点,增进同各国青年的思想交流。发挥自身专长,从学术研究、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帮扶等多角度出发,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发现与总结增进人类文明互信与和平共处的理念与经验,为消弭争端、增进互信、携手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结合青年志趣,打造和平发展的交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技术的进步让中外青年拥有更加便利的交流方式,全球化的发展让中外青年更易产生观念上的共鸣,文化交流的增进让中外青年更能对文化差异产生同理心和共情力。促成青年间的交往、增进青年间的了解,需要立足时代,设计更加贴合青年志趣的平台机制。新时代中国青年应积极组织和投身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线上”和“线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与世界各国青年的思想碰撞。推动国内外知名青年人士互访,让各国青年全面深刻了解、认识和喜爱中国。开展文化教育、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青年话题交流,用好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不同形式的交流互鉴平台,开展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让各国青年在交往中深刻理解“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的道理,让互利互信、对话交流的理念成为全球治理的主流。
共建和平事业,构筑共促和平的情感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国青年寄予期望,希望各国青年朋友们“交流思想、增进了解、收获友谊,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的目标和经历能够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认同感。各国青年的友谊,源自共同面对时代浪潮,深化于为个人理想、国家发展和全球共同繁荣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征程中。为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世界青年,更能品味深厚友谊孕育的醇厚佳酿。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同世界青年一道,积极投身和平发展事业,以更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在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维和事业、扶贫减贫、志愿服务等事业中加强合作、担当作为,让公共事业造福世界。参与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大项目,为各国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参与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的建设,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技术;参与国际科技攻关和研发创新,为以发展促和平创造基础。在发展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在奋斗中扩大认同、增进情谊,为世界和平稳定的民意基础添砖加瓦。
(作者为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
责任编辑:牛乐耕
未来,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依然较多,但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坚定信心,往高处攀、向难处进,在搏击风浪中长胆识、强本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定会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详细]
认真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们的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朝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扎实迈进。[详细]
职业的新陈代谢,折射时代的发展变迁。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生动注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不断细化优化社会分工,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事情说了,得听到落地的回响,看看落实得到底怎么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很重要的就是靠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习近[详细]
稳与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坚持稳中求进,千方百计提信心、扩内需、搞创新、促改革、谋发展,努力实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务实的行动把握新机遇、打好主动仗,定能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收官、实现“十五[详细]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详细]
未来已来。面对发展前景,不由得想起一位外国企业家的感慨,“没北京可不行”。继续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对自身发展的笃定,“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详细]
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写道:“如果说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那么务虚则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如果过分强调‘埋头拉车’,忽视‘抬头看路’,那就会陷于千头万绪的事务泥潭而不可拔”。可见,务虚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详细]
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不断激发本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受益者”,使全域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超越景观的独特人文体验与情感体验,更为当地带来就业增收、环境改善,使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美好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