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

2025-10-0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钟才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三个“不会变”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现出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高瞻远瞩。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引领下,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表现出鲜明的开放共赢特征。

  一是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为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维护者和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锚。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无论是应对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国家内部增长与分配失衡、资本与劳动对立等问题日益突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极端主义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支持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完善,为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是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为世界经济循环畅通提供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国段”不掉链子,极大助力了全球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过去10年间,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指出,中国是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三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硬联通”扎实推进,建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钱凯港、蒙内铁路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据德国媒体报道,中欧班列让一度面临增长动能减退的杜伊斯堡再次焕发青春。“软联通”持续推进,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份自贸协定。“心联通”不断深化,农业、教育、医疗、减贫、水利、防灾减灾等领域一大批“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有效增进了共建国家人民福祉。

  四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广阔机遇。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快速成长,每年已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20万亿元的进口。我国主动扩大进口,分享大市场机遇,已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已举办7届的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我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稳步推进。美中贸委会开展的会员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对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的是巨大机遇,而绝非所谓“冲击”。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向未来,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详细]

    10-04 23-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新征程上,胸怀“两个大局”、矢志不渝奋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自信心、满怀自豪感、提振精气神,定能把我们[详细]

    10-03 2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看吧,光荣和梦想就在前方![详细]

    10-01 2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正视差距中缩小差距

    传统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单个行业的兴衰,更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强筋壮骨,将不断构筑竞争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许多文章都对此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内需的丰富内涵,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指明了方向。[详细]

    09-28 17-09 学习时报 分享
  • 彰显“以武止戈”的时代价值

    不忘历史,才能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以武止戈”的人文思想价值需要继承弘扬。[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详细]

    09-26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无废城市”的绿色发展之道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详细]

    09-26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莫让“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形式主义在基层有多种表现形式,数字形式主义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各异的数字形[详细]

    09-2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

    夯实责任,要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应有针对性地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市场,让“处处迎难而上、事事力争上游”蔚然成风。[详细]

    09-24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