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带头过紧日子”滋养民生沃土

2025-10-1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魏顺庆

  魏顺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党政机关坚持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这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基因。回溯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到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再到新时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党始终将勤俭节约、力戒奢靡的优良传统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相结合,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历史表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从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人民利益的深刻体认形成的制度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粒米虽小,照见文明修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并不是简单的“节衣缩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主动作为开辟改革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过紧日子”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各级党政机关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通过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的财政浪费现象,将节省的财政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民生工程。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带头过紧日子”的观念强不强,不仅关乎党政机关的作风形象,更关乎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民生担当。在实践中,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地方政府严控“三公”经费,主动调减非必要开支,以党和政府的“紧”赋能民生领域的“宽”。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减少的是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增加的是民生福祉的厚度;压缩的是非必要支出,拓展的是群众的幸福空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一个成功密码,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始终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民情怀,常修“正确政绩观”这门必修课,切实将“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升华为一种政治自觉、一种治理智慧,在宽进宽出上做“减法”,在从严从简上做“加法”,才能让“民生清单”更好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从而不断凝聚起亿万人民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详细]

    10-10 15-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文明向新而行

    正是不断创新、持续进化,涵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气质,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详细]

    10-1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向未来,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详细]

    10-04 23-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新征程上,胸怀“两个大局”、矢志不渝奋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自信心、满怀自豪感、提振精气神,定能把我们[详细]

    10-03 2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看吧,光荣和梦想就在前方![详细]

    10-01 2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正视差距中缩小差距

    传统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单个行业的兴衰,更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强筋壮骨,将不断构筑竞争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许多文章都对此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内需的丰富内涵,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指明了方向。[详细]

    09-28 17-09 学习时报 分享
  • 彰显“以武止戈”的时代价值

    不忘历史,才能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以武止戈”的人文思想价值需要继承弘扬。[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详细]

    09-26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无废城市”的绿色发展之道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详细]

    09-26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