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

2025-10-1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李拯 焦翔

  对话人:

  李拯 人民日报评论员

  焦翔 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

  李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今年以来,反“内卷”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整治的重点,其出现“内卷式”竞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焦翔:上半年,近半数中国光伏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这反映出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多管齐下、协同应对“内卷式”竞争是有效果的,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不可忽视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过去,一些地方以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光伏项目企业落地,部分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最终导致供需失衡。

  李拯:实际上,“内卷式”竞争不仅存在于光伏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都出现了过度压低价格的“内卷式”竞争问题。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如何认识“内卷式”竞争现象?

  焦翔: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有竞争才能优胜劣汰。然而,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汇聚起来就可能形成宏观层面的“非理性”现象。“内卷式”竞争就是一个典型的“合成谬误”,反映出市场失灵的问题,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的问题。

  历史地看,供不应求下的竞争不充分和供大于求下的竞争过度,都会在发展进程中动态调整。“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则会让这个过程的负面效应降低,促进经营主体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统一。因此,政府在反“内卷”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中央层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各个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比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政策引导作用。

  李拯:从企业视角出发,“内卷式”竞争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文艺界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可以跨界来为“内卷式”竞争敲警钟。对企业来说,低价同质竞争或许可以“卷死对手”,但成就不了自我。企业要主动走出“囚徒困境”,就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的蓝海,在新赛道占得先机。在价格下跌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光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率先走出“内卷”,就是印证。

  焦翔:从原料、市场、技术“三头在外”到产业规模、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三个世界第一”,中国光伏行业的“逆袭”本身就证明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企业能够穿越周期,靠的还是科技创新。比如,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造了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的纪录,上半年这个新产品二代组件的出货量高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企业才能走出“内卷”的死胡同、拓宽价值的新空间。

  李拯:推动产品出口、企业出海,也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

  焦翔:英国能源研究所8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报告显示,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的占比依然很低。这说明,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仍然巨大,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出海前景广阔。我们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拓展更大空间。

  李拯:不在已知的存量中进行零和博弈,而是勇于到未知的疆域开辟新大陆,以增量思维处理好几对关系,对于今天的企业家尤为重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拒绝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追求“水大鱼大”的多赢;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对内向创新要价值增量,对外向全球要市场增量。如此,各个行业才能避免“内卷式”竞争,更好汇聚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更广阔的蓝海里,“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下一个中国”,更值得期待。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详细]

    10-10 15-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文明向新而行

    正是不断创新、持续进化,涵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气质,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详细]

    10-1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向未来,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详细]

    10-04 23-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新征程上,胸怀“两个大局”、矢志不渝奋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自信心、满怀自豪感、提振精气神,定能把我们[详细]

    10-03 2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看吧,光荣和梦想就在前方![详细]

    10-01 2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正视差距中缩小差距

    传统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单个行业的兴衰,更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强筋壮骨,将不断构筑竞争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许多文章都对此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内需的丰富内涵,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指明了方向。[详细]

    09-28 17-09 学习时报 分享
  • 彰显“以武止戈”的时代价值

    不忘历史,才能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以武止戈”的人文思想价值需要继承弘扬。[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详细]

    09-26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无废城市”的绿色发展之道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详细]

    09-26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