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高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目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到了评估实效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事实说话”,以学促干,强化调研转化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发展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平稳衔接。
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要用“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检验理论学习成效。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向全党要求:学习一定要“学到底”,教育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要靠“挤”和“钻”,在学习内容上要“学到底”,特别是要到群众实践中学习,最后要“活到老、学到老”,从“无期”大学中学真知。主题教育打头阵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理论学习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公众号里“亮个相”、会议室里“签个到”,这种“走秀式”学习,是不可能学到什么真知的。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要看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善思善用。要聚焦问题重点学,打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学,处理好整体与个体,全局与一域的关系,要摆进自我饱含感情学,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信念,学出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
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要用“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调查研究既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克敌制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历史给予的经验启示。7月10日上午,在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暨典型案例剖析会上,山东省委常委同志围绕“信息技术”“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安全生产”“新旧动能转换”等涉及山东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深入剖析研讨,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思路举措,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实践是最生动的学习,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调查研究要聚焦“最基层的百姓”,把集中调研当成是一次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调查研究要聚焦“最现实的问题”,把调查研究当成是一次把脉问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调查研究要聚焦“最可行的举措”,把调查研究当成是一次推动发展、科学决策的过程。
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要用“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检验推动发展成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的感受、评价、反馈是最真实、最广泛的评估。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平稳衔接,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必须要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抓好各项工作。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展现经济大省担当。要紧跟国家政策变化,积极抢抓新机遇,拓展新赛道,加快补齐短板,着力优化服务。要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居安思危、主动作为,坚决守好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人民生活品质提升,重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落实基层减负要求,真正为基层群众“减负担”“减怨气”,让基层干部群众集中力量解决好身边的实际问题,切实提升满意度、获得感。
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要用“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检验检视整改成效。省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要提高整改实效,从严从实抓整改,动真碰硬抓整治,务求改彻底改到位。风雨显本色,逆境看担当。开展主题教育评估工作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平稳衔接,就要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大顽疾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把检视整改作为闭环管理的最后一环来抓,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检视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要聚焦问题,上下联动,协同整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形成制度成果,就难以提质升级。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抓好建章立制,及时把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确保常态长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主题教育激发的政治觉悟和担当精神,掌握的科学方法和务实举措,锤炼的求实作风和团结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牛乐耕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坚定信念、强大底[详细]
新征程上,广大高校要勇担使命、贡献力量,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详细]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走进“沂蒙红色堡垒村”——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感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详细]
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为发力点,以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融合。[详细]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详细]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踔厉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沂蒙精神这一丰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详细]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详细]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每一名党员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也要求我们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从中华优秀[详细]
金融服务,连着企业经营的“小生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让金融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微企业的前进动能,更好为经营主体增信心、为经济发展添活力。[详细]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必能以各民族大团结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