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理论宣讲 点亮戏曲舞台——全省社科联系统举办乡村文化振兴理论宣讲暨戏曲展演活动

2024-10-1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听说济南市京剧院今天又要到马村演大戏,上次就没有看够,这次一定要早点去啊,占个好位置!”10月14日,全省社科联系统乡村文化振兴理论宣讲暨戏曲展演活动走进第一书记帮包村——莘县张鲁回族镇马村,采取“理论宣讲+戏曲展演”新模式,将戏曲这一“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为理论宣传普及的新载体,不断增强理论宣传普及的亲和力、感染力、穿透力,村民们一边听戏看热闹、一边学习受教育,共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之美,领悟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

  破陈规除陋习——理论宣讲接地气

  聊城市社科理论界宣讲服务队成员、东昌府区市委党校教师胡海洋以《倡导移风易俗 共建文明乡风》为题作了宣讲报告。她结合现实中的红白喜事、邻里交往等内容,结合具体生动的人物和事例,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通过展示山东各地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典型经验和成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破旧立新等移风易俗新风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事事文明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宣讲内容接地气,聚人气,村民反响热烈。“胡老师的课讲得真接地气儿,句句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村里一些人总认为办喜事、丧事就得大操大办,这样才有面子,细想起来,真是浪费不少钱。回去后我得告诉孩子们,以后好好孝顺我就行,等我百年之后,千万不要花那些冤枉钱。我还得和今天没捞着过来看戏的那几个老哥们也都说道说道,让他们也得跟着我学。”村民王大爷说道。

  讲文明树新风——戏曲展演来助力

  阴差阳错,兜兜转转,人生无常情意长;婀娜婉转,幽默诙谐,传统京剧谱新章。济南市京剧院带来的梅派名剧《凤还巢》是精彩绝伦,叫好又叫座。“今天早晨一大早就有群众到村委会打听,昨天的戏怎么没唱,今天早晨也没看见唱,到底还唱不?”“肯定唱啊,老大爷,您这是看错时间了。我们这次还是邀请的济南市京剧院,二月二古会他们带来的是《遇后龙袍》和《四郎探母》,这次唱的是《凤还巢》,下午1点在丈樱路西侧,村委会路口斜对面广场准时上演,您一定要早一点过来啊,在前面看得清、听得准!” 在活动现场的省社科联驻村第一书记丁纪伟说道。

  《凤还巢》主要讲述了程浦与故友之子穆居易意外相逢,他十分欣赏穆居易的才华和人品,决定将美貌聪慧的二女儿程雪娥许配给他。然而,相貌丑陋的大女儿程雪雁却心生妒忌和不满,她觉得自己被父亲忽视和冷落,于是在深夜冒充妹妹程雪娥之名,试图与穆居易公子相会,而穆居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将程雪雁当作程雪娥,开门后程雪雁则趁机制造了各种混乱和麻烦。最终,真相大白,穆居易和程雪娥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感情在经历这场风波后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

  《凤还巢》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剧情紧凑、引人入胜,被称作“一出戏里没有坏人的梅派喜剧”。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流畅动听的唱腔,将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给台下的群众;村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和关切的话语回应演员们的敬业,表达出对精彩演出的喜爱和对全体参演人员的感激之情。特别是现场还有两位小朋友,跟着爷爷奶奶全程观看,被演员们惟妙惟肖、矫健身手深深的吸引,相信可以在他们的心里种下戏曲的种子,让国粹经典薪火相传。

  “村民们喜欢听戏也喜欢唱戏。这次京剧院能再次来村里表演,村民们非常高兴,二月二古会京剧院演出结束后,很多村民就感觉意犹未尽,活动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开,想着能够多唱几场,本次活动很多村民早早来到广场等待戏曲开唱。不仅是我们村,周边村庄甚至大王寨镇、俎店镇等相邻乡镇也有好多村民大老远赶过来听戏,大家都对此次表演非常满意,都说唱得特别好。”丁纪伟说道。

  有智力有质量——科普赋能“新乐章”

  近年来,全省社科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团结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进基层,广泛开展社科普及和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近两年,省市县层层组建社科普及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开设“双月课堂”,打造乡村文化振兴“四个一百”工程,亲临一线组织开展了大量村民喜闻乐见的社科普及活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据了解,省社科联驻村第一书记将按照《省社科联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举措》具体要求,一是认真落实《山东省社科联贯彻落实<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方案(2023-2027年)>工作举措》,利用现有村级文化设施,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培育富有乡土文化特色、体现社科工作特点、具备科普宣传功能的村史馆。二是持续唱好乡村文化振兴这台“社科大戏”,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拓展乡村文化生活的覆盖面,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社科普及基地联动,与聊城市、莘县有关科普基地签订科普共建服务乡村振兴协议,建立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推动社科普及资源与服务联动对接,携手打通科普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奋力谱写科普赋能乡村振兴“新乐章”。

  来稿:山东省社科联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学习时间|老兵·无悔——致敬老兵 奋进新征程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向千千万万的老兵们学习、致敬,凝聚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毅前行。[详细]

    09-30 10-09 大众网 分享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详细]

    09-26 17-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实好改革举措,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干部队伍,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详细]

    09-26 17-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牢方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详细]

    09-23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组织部门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详细]

    09-18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做好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篇大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详细]

    09-13 14-09 大众网 分享
  • 深化跨军地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跨军地改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着眼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在要求以制度建设为主[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详细]

    09-03 16-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时与势 激发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国的强大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来的香港将更加光彩夺目。[详细]

    09-03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