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政治学研究

2021-10-2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夏 瑛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型信息分析技术被应用到政治学研究中来。许多政治学研究者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大数据爬取、大数据文本分析等技术,获取新的研究素材并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以亿万为量级单位的大数据本身就具有政治学研究价值。可以说,大数据为政治学带来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

  基于大数据对网络民意进行研究。网络上有许多现成数据可以用于对网络民意和政府部门回应进行研究。一些政治学研究者常把两类网络大数据用作分析素材:一类是政府网络问政平台上的群众留言及相关部门回复信息,另一类是主流媒体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民发帖信息。这些数据都可通过数据爬取技术直接获取。第一类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可以反映群众关注的议题类型分布、政府相关部门回应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特定类型群体在什么时期大致提出哪些类型的诉求。第二类数据主要用于分析网民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对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不仅关注具体话题,还将话题和情感、偏好等因素分析相结合,呈现网络民意对某个具体事件的态度演变过程及影响网络民意变化的具体因素。可以说,网络大数据的应用极大丰富了政治学对网络民意的研究方式。

  对文本转换后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在网络大数据之后,研究者尝试挖掘其他非现成的、更具独特性的大数据信息。这类信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公开平台获取的大数据文本。这类数据通过数据爬取技术获得,但发布这些数据的平台并非人人皆知,需要研究者去搜寻。目前,政治学研究者较多关注并取得研究进展的大数据主要有:从裁判文书网获取的司法大数据,从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库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库中获得的文本大数据等。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大,这类可供研究的信息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另一种数据需要先进行文本转换才可使用,如对历史资料的研究。相当数量的历史资料是以图片形式而非文本形式存在的,这就需要通过识别技术将图片信息转换为文字文本,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这类数据的获取难度较高,不过一旦形成数据库,对政治学研究则有较大帮助。

  大数据为政治学提供新的研究素材和分析技术,但并未改变政治学研究的本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素材和新工具,政治学研究者需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陷入对数据和方法的盲目追求中。同时,应结合政治学研究本身的特点,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推动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研究应用中取得更多突破。一是开发更多样化的大数据类型。目前,政治学研究分析的大多是文本形式的大数据。文本信息只是浩瀚信息世界中的一种,还有图片、音频、视频等大量信息类型有待开发利用。这些类型的大数据有的在商业领域已有较成熟的应用,研究者可考虑以合适方式将其应用于政治学研究。二是探索更前沿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现有的分析技术还离不开人工标注,需要政治学研究者从大数据中抽出很小一部分,对这部分数据进行人工阅读和标注,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让计算机基于人工标注的数据去分析剩下的大量数据,尝试得出相应结论。由于人工标注的数量不等,分析的效果也参差不齐。在文本挖掘上,需要进一步开发更先进的技术。三是实现更复杂的大数据分析目标。现有的大数据分析主要是对数据所体现的政治现象进行描述,尚未具备解释政治现象、发现运行规律以及进行预测的功能,这需要更进一步的技术支持和研究突破。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在政治学研究领域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程与成就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正道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详细]

    11-12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汇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11[详细]

    11-12 11-11 学习时报 分享
  •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并作出“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详细]

    11-12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阐明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明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如何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则是稳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九[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基本经济制度探索与共同富裕道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与举世瞩目的成就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详细]

    11-09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详细]

    11-05 11-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 数字经济时代区位优势如何界定

    [详细]

    11-05 11-11 学习时报 分享
  •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成就与展望

    展望未来,面对经济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严峻形势,以及来自发达国家的频繁施压、非议和要挟,中国展现出坚定的开放决心和战略自信。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