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建设性新闻五维价值平议

2021-11-15  来源: 《学习与探索》 作者: 王成 王建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建设性新闻五维价值平议

  王成 王建国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 250100)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演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这更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共同团结奋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传播形态等发生剧烈变化,社交媒体日益发达,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源自西方新媒体条件下的建设性新闻理念为新形势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这种新闻理念淡化冲突和矛盾,着眼于解决问题,运用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引导公众参与到新闻事实变动之中,让矛盾向着事物好的一面发展。在中国话语体系下,践行好建设性新闻理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性新闻 认同 共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对民族问题极为重视。从创始之初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到新时期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再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日臻丰富成熟。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时代之音,更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最新理论指南。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已在多个场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他还强调要注重互联网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工作。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目前,随着互联网深度介入社会生活,信息传播、交往交流等社会运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阵地。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探索新的新闻范式,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最大增量。

  源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念是互联网时代新闻实践的一种新探索,这种新闻理念淡化冲突和矛盾,着眼于解决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引导公众参与到新闻事实的变动中,使冲突和矛盾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建设性新闻报道理念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和从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形成的关于新闻传播活动规律总的看法和观点。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等原则。即使带有批评报道指向的舆论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强调其建设性,要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加强舆论监督。”他还指出:“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建设性新闻这一理念引入我国后,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研究兴趣,并在新闻实践中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近几年来,建设性新闻在主流议题建构、增进认同凝聚共识,以及推动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下,研究和践行好建设性新闻理念,形成建设性新闻中国话语体系,对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建设性新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驱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占据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与汉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文明,成为一体中的多元,共同构筑了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近代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中华民族又经民族觉醒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带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实现了从文化民族到国家民族的彻底转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中国各民族主动交汇相融的内在驱动力之外,还需要新的外部驱动力。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要使这些情状,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就需要一个外部驱动力。从整体上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是一个渐进的建设性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具有建设性的精确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这种舆论引导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驱动力。建设性新闻理念的产生,为这种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在实践层面,建设性新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不谋而合。建设性新闻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兴起的一种新报道理念和新闻实践,它强调媒体报道社会问题时,致力于寻求并建立一套可以付诸行动的解决方案,引导公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去,从而激发公众通过媒体参与,与政府形成合力,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性新闻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治理、民族事务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建设性新闻的积极作用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的驱动力。

  在以往,我们民族政策和大政方针的普及推广主要依赖官方媒体单一的宣传,忽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表现为多渠道、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得到强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前的新闻报道模式。特别是进入网络社会后,社交媒体勃然兴起,人与媒体间的互动交流成为一种新常态。建设性新闻理念本身强调互动性,主张公众参与到新闻报道进程之中,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的开放性、互动性,正适应了人们获知信息的需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互动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性是建设性新闻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以建设性的态度促进“分分合合动态以及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凝聚共识,形成政治认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遍布各个民族的自媒体会更加繁盛,多元诉求将更为凸显。在网络时代及时回应涉及民族间的热点话题,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必备能力。在具体实践上,主流媒体要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针对民族热点问题,设置相关议程,吸引多方参与,甚至吸引更多的自媒体参加议程设置报道之中,共同解决问题。在新闻报道的进程中,增进情感认同,汇聚共识力量,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驱动力,结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丰富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组织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团结各种进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鼓与呼,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具有建设性的舆论支持。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应发扬这个优良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建设性新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公众参与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多方参与、多元互动的过程,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交往中对文化、情感归属等价值趋同的一种意识反映。从历史上来看,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民族自然流动,还是战争,民族间的相互交往、共同参与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华民族在自然孕育和早期的发展中,民族流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主渠道。汉族在中原地区形成之后,其影响力开始向周围的其他民族辐射。同时,日益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也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种民族间影响力的扩散,除正常的民族流动外,战争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历史上,各个民族政权间的争战,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间的大混杂、大融合。最终,各个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广袤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各民族参与其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性新闻则在这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众参与渠道。

  建设性新闻是新媒体传播生态环境下的一种新闻报道理念的实践探索,它强调公众参与到新闻产品的制作中来,在多元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事物或矛盾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同时,建设性新闻报道范式是多元的、互动的,它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便捷且权威的渠道。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媒体与记者往往是独立于公众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这种新闻报道理念虽然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媒体的中立原则,但与公众拉开了一定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公众参与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化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大量涌现,传统新闻报道方式与公众的黏性日益处于一种脱轨状态,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地从主流媒体转向社交媒体,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受到很大冲击。同时,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繁多杂乱,且真伪难辨,容易误导公众,影响政治进程。在网络社会,重塑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必须遵循网络时代的传播规律,把握好即时性、互动性、参与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形之下,建设性新闻为重塑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引导公众参与探讨问题的解决,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行动方案,引导问题和矛盾朝着积极方面发展,最终各方形成价值共识。

  此外,建设性新闻在消弭分歧中也有着特殊的作用。胡百精认为,“建设性新闻的‘建设性’‘积极’即促成公共协商、达及多元共识的主动性和可能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实现这种达成多元共识的主动性和可能性,就要践行好建设性新闻理念,吸引多个民族共同参与。中华民族是众多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的共同体,是一体多元。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进程中,存在不同文化和价值等方面的冲突。在现今,民族间的文化和价值分歧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在网上也有杂音和噪音。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就得给各方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渠道。因此,主流媒体要主动开展议程设置,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引导多方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议程设置的报道之中,促成新闻事实的公开讨论,增进各方的理解与共识,这些冲突、杂音,甚至噪声,经过协商、磨合、交融,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共有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渠道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新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认真总结自己运用报刊及其他各种新闻媒介指导战争、指导政权建设、指导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新闻实践与经验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扬党的百年历程中优良的新闻传统,赋予建设性新闻新的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

  三、建设性新闻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建设性新闻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问题的解决多是在协商包容中实现的,包容性构成了建设性新闻的一大特征。本质上来看,建设性新闻的包容性是一种多元包容。在网络时代,众声喧哗,多元参与,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传播生态下的新景象。建设性新闻在这种舆论格局下要促成问题冲突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必须关切各方诉求,包容多元文化,这样才能达成多元共识。在建设性新闻报道进程中,包容性缺失,会造成协商过程中的堵点,从而影响到整个新闻进程,让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陷入停止状态,而多元包容则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在我国已经有上千的历史,其孕育发展的过程也是多元文化包容的过程。事实上,不仅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这样,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形塑也类似。“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的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中华民族形成的早期,先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华夏的核心,这个核心是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融合成的。之后,周围的异族被吸收进入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从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多元融合发展的过程,多民族文化在相互吸引、交融中内化为独特的中华文化。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形成特点与建设性新闻的多元包容性特征也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多元包容相通性的建设性新闻更容易让民族间的新闻叙事形成内心共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建设性新闻所具有特质与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同之处。周然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强调实用理性的儒家文化为主干,崇尚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建功立业、济世安民,其基本精神乃是建设性的。”在中华文化中,“和合”思想是精髓,它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礼为用,和为贵”“合生万物”等理念。在中华民族孕育、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和合”思想对于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民族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内化为中华文化的共有价值。从现今来看,这种各民族文化的共有价值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秉承“和合”思想仍有着时代的价值。“和合”思想重视协调调节,主张在互动的主体间性中,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的状态。从这里来看,“和合”思想与建设性新闻理念有着共同的文化通性,建设性新闻的最终目标也是向“和”的方面发展。

  秉承“和合”思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要着眼于民族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构建。民族新闻是关于本民族、民族间的最新事实变动的报道。从狭义上来讲,民族新闻是指与本民族相关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它主要是强调本民族的社会状态、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心理等方面特质。而广义上的民族新闻,除了包括与本民族相关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外,还包括民族间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体现了民族间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在民族间的影响、精神塑造,以及社会价值的共同养成等特征。在民族新闻报道中,融入建设性新闻理念可以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在民族文化的“和合”之下,引导各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问题共同治理,增进文化认同,提升各民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主人翁的荣誉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新闻的报道中,坚持党性原则,注重建设性,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促进中华民族间的团结、进步与繁荣,这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形成的关于民族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总的来说,这种民族新闻报道理念与建设性新闻实践有着较大的契合性,主流媒体把握准二者的切合点,能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四、建设性新闻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

  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这种反应是通过声音、知觉等信息作用于大脑形成意识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等信息的传播。建设性新闻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新闻理念,采用开放式的报道方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程上,可以吸引各民族共同参与到进程中来。在报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议题时,主流媒体要让各个民族在报道进程中亲身感受到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努力,增进民族间的互动交流与共识。各个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这个家庭中一员,都是为了民族的自强、独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铸成一个自觉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多方参与式、体验式的报道理念,能提升新闻报道的内在传播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

  践行建设性价值理念,还可以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海外传播力,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话语权。在建设性新闻实践价值上,郑亮认为建设新闻的理念和实践,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视角。建设性新闻源于西方,其报道理念和方式在国际传播语境下也易于被西方受众接受。主流媒体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充分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海外传播力。建设性新闻理念认为,记者在报道中应提供有成效的故事,准确地描绘世界。作为一个自在民族的实体,中华民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生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文化。但明清以来,海禁等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华民族与外界基本隔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确立,以致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基本上是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出现。而中华民族则是在基于本土特色、本国现实实践,在内有混战、外有强邦的国难当头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正是这个多元一体的民族,不但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而且缔造了新中国。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血脉,这也正是外界特别是西方所不理解的地方。源自西方的建设性新闻与西方话语体系有着天然的沟通优势,国内主流媒体要借助这个优势,向世界多讲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等,特别是中华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在创造中华文明和抵御列强入侵英勇斗争的故事,增进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沟通与理解,拉近民族之间的感情。

  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还应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联合体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是着眼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所作出的新论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构建全世界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这也需要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因而,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时,“也应注意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方案可能对人类整体命运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报道。”运用建设性新闻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体现大国担当。同时,还要挖掘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故事,引导全世界各民族着眼于未来,理性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正确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建设性新闻可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网下的共识力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把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认同意识。所谓认同,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和信念上有了认同,才能形成共识,进而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网下的共识力。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到这“五大认同”。2015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大认同”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耙向。在认同感形塑上,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提升舆论引导力,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在新闻实践上,主流媒体可以进行一个或多个议程设置,引导有代表性的民族人士参与,甚至社交媒体,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报道活动,寻求民族归属感,增强认同意识,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识力。

  在互联网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在传统现实社会形成群体共识,还要重视培育网络空间里的认同感,形成网上网下共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重塑了新闻传播形态,信息传播的界线逐渐被打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交往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成为全世界各民族人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参与者的无边界、无国界性,让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牢牢把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最大增量。互联网的重要特征是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这与建设性新闻理念有着很大的契合性。因此,在网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性新闻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网络空间,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主流媒体应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参与到“五大认同”中来,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者,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此外,主流媒体还应多用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模式讲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故事,吸引海内外受众参与到新闻产品的传播制作之中,让海内外受众现身说法,感染身边的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共识,提升网上网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识力。

  结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自梁启超先生首次提出后,国人对中华民族多有阐释。从顾颉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到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处理和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中的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随着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引入和国内研究的发展,建设性新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信息技术和舆论生态瞬息万变的今天,建设性新闻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注重建设性、积极性的新的传播时代,它有利于解决分歧达成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建设性新闻源于西方的新闻实践,但它在新闻的核心功能上有着共同的价值。建设性新闻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层面有息息相关之处。这种文化层面的相通性也给建设性新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找到了契合性。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建设性新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必须实现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范式,形成中国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我国具体新闻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入我国之后也有一个与我国现实相结合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建设性新闻也不例外。一种先进的理论,只有实现本土化,才有具体操作的可能,产生指导作用,否则有可能水土不服,适得其反。建设性新闻源自西方,在很大程度上镶嵌西方媒体的烙印。长期以来,西方的新闻报道着重于事件冲突,以猎奇、冲突等为准则。“狗咬人才是新闻”,甚至编造新闻,这种新闻报道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但也扩大了社会的阴暗面,把读者带入一个悲观的世界。虽然建设性新闻有意改变西方的这种新闻报道理念,但在具体的新闻操作中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与我国的新闻实践还有一些冲突。“在观察和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新闻规范体制下‘建设性新闻’的实践可以看出,‘建设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理念,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媒介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各有不同。”一种新的新闻理念的进入,还要与具体的政治制度和媒介环境妥当调适,实现本土化,形成本地话语体系、操守规范等。

  发挥建设性新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价值,首先要实现建设性新闻理念的中国化,与中国新闻传播语境相适应。建设性新闻实现中国本土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中华文化为底蕴,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性新闻话语体系。建设性新闻只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准确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社会传播价值。同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我们要灵活地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激发公众参与意识,在新媒体语境下凝聚多元共识,发挥建设性新闻理念社会价值。在具体的现实操作中,把建设性新闻与国内新闻实践相结合,实现本地化,把建设性新闻放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度上进行考量,真正发挥建设性新闻理念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价值。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 版。

  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版,第44页。

  5.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版,第44页。

  6.胡百精:《概念与语境:建设性新闻与公共协商的可能性》,《新闻与传播研究》总第174期,第51页。

  7.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第2页。

  8.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版,第17页。

  9.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版,第17页。

  10.周然毅:《“建设性新闻”的中国化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总第174期,第71页。

  11.宋清员、王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和合”思想的内在理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78页。

  12.郑亮:《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研究》,《编辑之友》,2020年第3期,第22页。

  13.郑亮:《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研究》,《编辑之友》,2020年第3期,第25页。

  14.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月,第16-17页。

  1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16.《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08月26日 第1版

  17.《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6月第1版,第300页。

  18.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5月第1版,第221页。

  1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2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 版。

  21.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22.史安斌、王沛楠:《多元语境中的价值共识: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建设性新闻》,《新闻传播研究》2019年增刊,第53页。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徐坤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加强党的建设的历程与成就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正道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详细]

    11-12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汇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11[详细]

    11-12 11-11 学习时报 分享
  •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并作出“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详细]

    11-12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阐明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明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间[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如何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则是稳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九[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基本经济制度探索与共同富裕道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与举世瞩目的成就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详细]

    11-09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详细]

    11-05 11-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 数字经济时代区位优势如何界定

    [详细]

    11-05 11-11 学习时报 分享
  •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成就与展望

    展望未来,面对经济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严峻形势,以及来自发达国家的频繁施压、非议和要挟,中国展现出坚定的开放决心和战略自信。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详细]

    11-09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