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哲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解读

2015-11-24来源:《理论学习》2015年第10期作者:孙跃纲
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即将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105)

 哲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解读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孙跃纲

  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敏锐眼光,客观全面地考察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 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一科学论断客观准确,全面深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解读,可以看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变化、新进程、新特征;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自然进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立足现实,遵循规律,正确地认识、顺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发展。 

 新实际  新进程  新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社会等一切的方面,这些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以一定的影响,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客观准确地把握今天的社会状况,实质性地了解和把握今日之社会存在,就必须准确了解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因为对一定阶段的社会存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过程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用市场机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和保持了三十多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我们的增长是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增长,要素投入驱动的简单低效增长。

  什么才是新常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一针见血,清楚明了,明确指出新常态的本质,最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新常态就“新”在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过去不曾出现,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这三个特征的总和也就是新常态的本质规定。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也就是要准确把握好这三大特征。从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已经过去了,在过去整个经济基数小、要素投入大、环境资源约束不十分明显背景下,我们创造了三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率,而今经济体量增大、要素投入不能持续、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十分紧迫的新条件下,那种高速增长已经不可能了,无以为继了,必然地要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年增长7%左右,虽然增速是下降了,但发展并没有下降,2014年的7%,新增的社会财富与2013年的7.4%保持一致,总量相当于1996年GDP总值。

  新常态既是一个量的概念,更是一个质的规定,与改革发展三十多年的水平相比是一个阶段性的质变。一方面新常态标志着前一阶段的结束,那种粗放式的规模扩张,简单的要素投入式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不能继续下去了。新常态、新阶段、新实际就是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阶段,就是创造创新驱动的新型动力增长阶段,一句话,依靠科学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增长,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的经济增长,构成为新常态、新阶段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新常态是从原来状态中逐步孕育发展出来的,新常态的产生发展与逐步成长有其必然的规律,必然经历一个孕育形成的过程。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来决定,人们必须在既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上来展开自己意识的神奇功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很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首要的前提就是立足现实,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弄清国情,探明航道,立足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客观现实,运用新常态运行发展中内在的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的决策决断,才能有所作为、有大作为。任何无视忽视轻视这一新常态,固守原有粗放增长模式或机械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思维与做法,都是错误的。在理论上陷于唯心主义,在实践上陷于主观盲动,势必危害发展的大局。

                      新矛盾  新趋势  新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是其内在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是原有发展模式内在矛盾运动的自然结果,新常态与原状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为鲜明的新矛盾、新趋势、新动力。

  在新常态之前,中国经济三十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属于规模扩张型高速粗放增长,是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低效增长,其内在的矛盾是低科技附加基础上的高要素投入。拼资源、拼消耗、拼劳动力廉价竞争,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缺乏创新优势,技术落后,产品陈旧,其结果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低效率、高污染,致使整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缺乏。2014年,我们以占世界水泥50%、钢材40%、能耗20%的消耗,生产了占世界12%的GDP。单位GDP我们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1倍,美国的2.6倍,高收入国家的2.9倍,这种高消耗高产出低效率的矛盾,既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又造成了巨大的发展危机。

  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关键要靠改革和科技。质量的提高靠科技,效率的提升更靠科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性质作用在新常态下更加显明更加迫切更为关键地凸现出来。新常态下,改革与科技的矛盾更加显著更加尖锐,质量与效率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大,要求运用改革强化科技,运用科技支撑改革。任何改革都必须严格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强大而持续的科技支撑和学理依据,而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作用更需要改革的推动。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科技是发展的灵魂,人才是发展的支柱。在今天,常规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已经受到严重的限制,除了科学技术和改革创新,我们已经是别无选择。经验证明,改革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强大持久动力。

  原状态下增长模式的内在趋势是资源环境要素的持续消耗,对资源环境的过渡压力不断强化。短期看,刺激了经济增长,扩展了经济规模;长期看,既损害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又直接和间接地损害了人的全面发展,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与未来方向是不断提升人的智力作用,不断替代和减少对有限的稀缺资源要素投入的依赖,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贡献,切实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不断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智慧创造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智慧民族。

  原状态下的增长动力主要的和基本的是要素投入驱动,科技含量少,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比较原始简单粗放。无论是劳动工具、生产工艺还是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劳动的管理,科技因素很少,对劳动者的培训教育技能训练简单而粗放。许多产业、行业、企业,许多的生产环节、生产工艺,包括一些重型机械制造领域,能源资源开采冶炼部门,工艺操作简单,许多的地方甚至都由一些农民工承担。高科技高技术高复杂度的操作,高科技含量的劳动,总体数量少,影响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的动力就必须要由资源要素投入为主转换到科技创新为主的轨道上来。

  新常态是由原状态在内部矛盾的辩证运动、相互作用推动下发展而来,新常态又必然要由新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新常态也刚刚开始,旧状态的惯性依然存在,阻碍新常态正常发展的不合适的旧体制机制,旧管理模式、旧传统观念及其价值标准依然在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就要求全党凝聚力量,凝魂聚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冲破陈旧思想和利益固化的阻力,切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运用问题导向作为引领,凝聚新动力,推进新趋势,破解新矛盾,创造新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法律化规范化,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益法律化炒操作化,把人民概念的抽象化与人民权力的具体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真正切实地落实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领域、一切环节,防止一切社会因素对人民权力的侵害和限制。

  矛盾始终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常态下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我们尤其要坚持问题导向,认准并切实抓住主要矛盾,始终抓住改革与科技不放松,始终推动科教与人才不松懈,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人才辈出、人才竞争、所有人都努力成为人才、每个人才都能尽最大能力发挥出最大作用的社会氛围。积极运用科技与改革的新动力,科学引领新常态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巨大而持久的旺盛动力。

                      新作为  新引领  新创造

  新常态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一种正在不断成长的客观存在,已经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向、趋势与要求,立足这一客观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地指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贵州调研时,习近平强调要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从各自不同的具体实际出发,创出各自的科学发展道路。

  正确认识新常态。要求客观全面地分析新常态与原状态的辩证联系,把握新常态的特征,了解新常态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高度,认识清楚新常态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已经渡过了经济发展的这一新常态,进入了创造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新阶段,他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上世纪末已经完成工业化发展,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新阶段。发达经济体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70-80%,以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GDP的60%以上。他们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总结,他们的有效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智力代替体力,智能取代手工,思想统帅物质,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世界经济走向科技创新驱动新阶段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一个大趋势“大逻辑”,成为世界大潮不可阻挡,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千万不能无视这一客观的必然性,被历史规律所淘汰。

  积极适应新常态。要求我们从生产过程的各个要素环节,从经济运行的全方位,从生产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整体结构的各角度,积极创造条件,尽最大努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尽全力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弘扬和提升全民科学理性思维、求实创新思维、质量效率速度规模相统一意识,形成创新光荣、创业伟大,劳动为财富源泉的价值观念。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人才的成长,真正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使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与经济发展,使这些民族的脊梁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关键的少数”发挥出巨大的功能。一方面积极推进全体人民都努力成长为人才,另一方面确实把人才视为国宝,视为最大的财富,给以极大的关照和鼓励。改革和科技是新常态发展的动力,而改革和科技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体现在人才上。人才是新常态下最为宝贵的因素。全面推进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改革一切影响新常态发展的体制机制,树立和强化一切有利于新常态健康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思想理念,按照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和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强化科学求实、科技理性的价值诉求,虚实结合,以实推虚,知行合一,以行推知不断推进新常态走向更高的阶段、更高的水平。

  高效引领新常态。要求实事求是、立足现实、挖掘潜能、创新进取。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高效引领新常态具有诸多的优势条件。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政策工具多。”地区差异、产业差异、人口差异、传统差异、政策差异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无穷张力的发展空间。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在这一广阔空间中都可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遇,发挥智慧创造,加快各自经济发展,赢得发展时机。引领新常态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挥科学技术强力引领作用,切实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把科技创新驱动落到实处,真正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无穷威力。创业创新有着客观的内在规律,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进行,教育培训、能力提升、必要的投入、学理与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钱学森要求我们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挖掘大成智慧,开发思维科学,中国教育改革必须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搞人为运动,不能急躁冒进。

  新常态已经到来,这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对挑战,抢抓机遇,要求我们更加清醒、更加积极、更富战略定力,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更加”的具体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针对正确引领新常态,习近平提出推进互联互通,建立亚投行,开发一带一路,发展世界和亚洲人民命运共同体,以及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举措,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真理性力量。新常态才刚刚到来,许许多多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新常态对党、政府、社会、企业和各类人群的现实要求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未雨绸缪,高屋建瓴,立足世界大局和中国未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弘大战略视野,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高远的辩证思维和战略眼光。

  总体来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讲话,解读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哲学意义,必须立足新常态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在矛盾与必然趋势,尽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能动作用,正确地认识新常态,积极地顺应新常态,高效地引领新常态,遵循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规律,挖掘增长潜力,创新发展方式,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到新的阶段。(作者系陕西省渭南市委党校教授)

  

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牛乐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