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外交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2023-03-10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赵磊

  经济外交是国家经济活动和外交活动深度融合、相互增益的过程与结果。一方面,经济稳健,外交才有底气;另一方面,外交要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经济外交: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2004年8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一文中谈到了“地瓜理论”:“有人提出一种‘地瓜理论’,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现象。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担任总书记之后,他把“地瓜理论”运用到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之中,勾勒出“跳出中国发展中国,放眼世界发展中国”的战略蓝图。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高达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中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效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积极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2.86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6万家,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地区),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8.5万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投资所在国家(地区)累计缴纳各种税金3682亿美元,年均解决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为国际社会带来的经济红利是实实在在的。

  在实践中,经济外交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2020年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释“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一系列重要论断充分展现,开放合作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两者均强调充分调动国际资源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且后者侧重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过去10年,中国累计货物贸易总额262.3万亿元,其中进口117.6万亿元,年均增长4.7%。中国累计利用外资1.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5%。中国境外投资存量由不足0.6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开放合作是中国经济外交鲜明的底色和成色。

  经济外交: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助推器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放”一词共出现29次,强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还是贸易强国均需要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的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新表述,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不同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就是要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无形且关键的领域发力。由此,经济外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技术、资本等,更是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式在规则、标准等领域塑造有利于中国实现“从大到强”以及有利于推动新型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若根据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手段,经济外交可以分为援助型外交、合作型外交和制裁型外交。2018年4月18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正式成立,实现了中国经济外交从“对外援助”到“国际发展合作”的升级转型。2021年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宣布,中方将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11月,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成立并揭牌,这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新进展,深化国际发展合作的新举措。

  在实践中,自贸区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都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抓手。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外,我国在过去10年间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建立了从内到外、由点及面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超过了日元和英镑的权重(8.33%和8.09%)。2022年8月1日,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迄今,共建“一带一路”吸引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欧班列、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或已经落地或稳步推进。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今年,中方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经济外交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此外,亚投行、丝路基金、国际进口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球发展倡议等中国经济外交工具箱的工具越来越丰富,中国将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以经济外交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