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包干制”引发蝴蝶效应

2019-03-11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张楠

  对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项目经费“包干制”,很多科研人员感到新鲜,也有部分人曾经期待,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梦想照进现实。此前,提及项目经费,科学家脑海中首先蹦出的词是“烦琐”,坊间流传的一句话“科学家要掌握财务知识,如果能精通会计业务就更好”,虽有夸张,却也道出了科研人员的无奈。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实行预算制和报销制。预算经费时,不仅有填不完的表格,一旦填错还有可能需要重头再来,而各学术论坛经久不衰的话题中,“课题经费预算怎么写”应该算一个。走报销程序时,准备材料、验证发票、贴发票、写申请、领导签字、送财务环环相扣,万一财务人员发现缺材料,补齐后流程又要走一遍。这一笔笔经费支出,如果与预算提交的情况不相符,到项目结题时是无法通过审计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对科研费用的管理更加细化,本意是让管理落到实处、有据可循,然而科学研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科研经费管理过细,对科技发展来说却束缚了创新的羽翼。

  同时,在当前经费管理体制下,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无法固定、无章可循,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各个科研机构为解决绩效“天花板”问题“各显神通”,使出了浑身解数,却仍然难以通过常态化的正规途径提高核心人员待遇。

  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四部门3月4日联合召开“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推进会”称,包括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等在内的七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乘此东风,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希望国家尽快展开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

  事实上,一些机构已经开展试点。例如近两年,在上海市科委申请的项目,差旅、会议、出国交流、出版、文献、知识产权等几笔常规经费,可以统筹使用,科研人员少了很多麻烦。

  这是局限在直接费用的“小包干”尝试。对于“包干制”面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否能真正落地,不少人仍持谨慎态度。如果不能明确边界,使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科学家在审计、纪检等部门认同下施展身手,“包干制”的尝试有可能如石子投湖一般,徒增些许涟漪罢了。

  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给出政策解读,并出台方案落实各部门责任职权,细化推行办法,完善包括政府部门的“放管服”、科研单位的章程建设以及科研人员的诚信评估等一系列措施的配套,科研机构方得以在政策法规的引导与约束下推行“包干制”。

  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将被赋予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正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的实质体现。经费管理也许只是所有科研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因为国家对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松绑,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或将引发“蝴蝶效应”,终能卷起创新高潮,引领我国科技再登高峰。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