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头等大事”

2021-09-06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编者按

  自2021年6月14日学习时报思想理论版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重器有哪些?》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关键词”刊发了多篇文章,引起党员干部的关注。应读者要求,我们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关键词”专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大问题,继续进行梳理解读,敬请广大读者在学习中提供题目建议。

  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头等大事一般指所有大事中第一重要的那件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头等大事,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他指出,对亚洲来说,发展仍是头等大事,发展仍是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强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意味着,发展不是仅仅追求速度,而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也是政治局的头等大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掌握吃饭问题的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他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前提。我们治党治国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等11个领域,并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014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从“德才兼备”到“又红又专”,从“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提出了“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四有”“三种能力”等新要求,拓展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刻内涵。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切实把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更为重要。就业是个人吃穿住用行的基本保障,是家庭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就业问题,劳动者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近年来,我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自觉为全党作出示范和表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撑。建党百年历史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靠的就是一个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足精神之“钙”,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进展情况,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座谈时强调,党中央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科研攻关要把危重症患者救治当作头等大事。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医务工作者、广大党员干部、解放军官兵、社区工作人员等义无反顾地投身防控一线,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取得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无论事关前途命运的国家大事,还是百姓关心的身边小事,始终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陈晓红)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徐坤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集成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详细]

    08-25 14-08 光明日报 分享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出科学缜密的逻辑架构,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马克[详细]

    08-25 14-08 光明日报 分享
  • 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行伟大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战胜一[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历经百年接续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晋书》《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辽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两次大规模修史活动,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见“二十四史”的半数。[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坚持学史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开拓进取、力行不辍,用苦干实[详细]

    08-23 10-08 分享
  • 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详细]

    08-23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