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共富的辩证统一

2023-02-20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作者:汪荣有《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0日15版)

  【光明学术笔谈】

  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成果享受主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富的积极实践必然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共建、共享、共富的辩证统一,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共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价值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从而与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邓小平同志认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有了不竭动力。

  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赖,形成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历史经验充分昭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创造出来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打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要完成这项宏伟大业,需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劳动、奋斗、创新和创造。这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共建、个个努力、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人人共建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积极有为、尽力而为。每个人的起点、机会和能力虽然不同,但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实干,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二是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勠力同心、团结互助,在既分工又合作的基础上贡献各自的劳动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只要我们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万众一心、共同奋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

  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曾深入阐述“共享”的思想,他认为,在“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之后,全体社会成员理所当然地共同享有生产成果,并且认为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之后,要遵循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而达到“共享的最高境界”。共享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理念。

  共享关系着人民群众顺利享受发展成果,保证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最普遍的受益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要全民共享,就共享的内容而言要全面共享,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要共建共享,就共享的推进进程而言要渐进共享。共享发展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体现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落实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中。

  共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共同富裕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管仲把“贫富之不齐”视为国家“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的主要根源;老子有“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哲学思考;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警示,规划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能做的事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进一步增强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汪荣有,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