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展会真正成为经贸桥梁

2025-05-2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林 闻

  林 闻

  300余家采购商携数百个展会项目前来寻求合作,境内外近40个城市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的代表参加,11个重量级会展项目签约落地……近期,在福建举行的第八届厦门会展周,围绕会展营商环境建设、中国展览出海等议题展开探讨,中国展览企业应如何把握市场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博弈。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贸发展的晴雨表,会展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更要发挥作用、彰显担当。我国会展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出海办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国际石材展等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到汉诺威工博会、国际消费电子展等国际展会上中国品牌集中亮相,我国展会经济已从“国内主场”迈向“全球舞台”。2024年中国贸促会审批通过并实际执行的出国展览项目共有1166个,其中出国参展1067个、出国办展99个,更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瞩目。

  海外办展并非简单的场地迁移,而是涉及文化适应、政策合规、资源整合等复杂挑战。让中国展览顺利走向海外,并成为推动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有效平台,需要政府、行业与企业协同破局。

  出海办展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关税、贸易政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厦门已在展会出海领域展开一系列创新探索,依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联动机制,发挥“海丝”优势深耕东盟市场,借力金砖平台拓展国际合作。上好出海前的“基础课”,会展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才更有底气。

  从出海动向上看,目前各个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系统等新兴行业,不再只满足于产品出海,而是转为产业链、供应链出海。“借展出海”不仅帮助行业企业直接面对海外客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曝光度,还能让企业深入了解目的国的市场需求,为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出海之后,展览公司要成功办展,必须实现本土化运营,包括了解当地市场,建立本地团队,与当地政府、商会协会及展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进行有效推广和邀约专业观众。这些举措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提高展览的成功率和影响力,确保展览能够顺利举办并取得预期效果。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在办展中创造更多商机,一定能搭建起更多联通中外的经贸桥梁。

  (摘编自《福建日报》,原题为《出海办展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潜力。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以做优增量来盘活存量、以盘活存量来做优增量,中国经济还将写下更多更精彩的发展故事。[详细]

    05-13 16-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快活三里”莫久留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不动摇、不松劲、不止步,迎难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赢得发展开阔地,开辟干事新境界。[详细]

    05-13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推动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和产业链链长带动作用,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并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详细]

    05-12 14-05 大众网 分享
  • 辩证看梯度,发展拓广度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这样的“梯”,需要我们携起手来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市场容量进一步激活、各类要素高效集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详细]

    05-12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表态不如表率

    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说了就要干、定了就要办的务实作风,俯下身子,脚踏实地,率先垂范,既带着大家干,也做给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成具体行动,干出实际效果。这种以身作则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更能凝聚人心,更能汇聚起干部群众[详细]

    05-09 10-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大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引领人类生产力变革。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用创新,以更敏捷、更经济、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和产品为全面推[详细]

    05-09 09-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企业负担减到实处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无事不扰”的清醒,少一些“临时起意”的打扰,企业将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详细]

    05-07 14-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协同合作中推进转型升级

    从太空看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座城”。2025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4月27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万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转型升级,书写更加精彩的内部协作故事、[详细]

    05-07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深入学习《文选》,必须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水平金融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详细]

    05-06 16-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详细]

    05-06 16-05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