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善于拆“墙”搭“桥”

2025-07-2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金之平

  金之平

  适应变化,才能赢得主动,这是创新的逻辑,也是打开发展之门的钥匙。

  近日,天津大学的刘洪教授拿到了下学期的新课表。3年前,由他主讲、原属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被划入未来技术学院。结合新型储能专业需求,学校打破院系“围墙”,组建跨学科团队。与刘洪一起“跨界”工作的,还有材料、机械等其他十几个专业的老师。依据新的考核机制,他们将围绕企业需求,带领学生设计相关产品。

  拆“墙”也是搭“桥”。如今,面对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单打独斗”式创新已显乏力。打破学科间无形的“墙”,促进不同领域知识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正在成为新趋势。以新型储能技术攻关为例,就离不开电气、材料、机械等多领域知识的支撑。从实践来看,学科的交界处,恰是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地方。

  拆“墙”搭“桥”,也是在建生态。在整个创新体系中,“教”如土壤,是产业创新的源头供给,为营造创新生态注入活水;“产”如树苗,既扎根土壤生长,又会根据环境变化,向土壤释放新的需求信号。两者紧密互动,推动知识、技术、资本、人才更加顺畅地流动,方能让创新生态生机勃勃。教育是创新的源头,需要在基础领域“深挖井”,也需打开视野,主动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为产业创新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当“教”不再只盯着书本里的道理,而是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产”与“教”就能实现更加密切的同频共振,为创新发展赋能助力。

  机制“活”,源头创新的水才能“活”。以往教师、科研人员的主战场在课堂、在实验室,怎样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对接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创新?改革是关键。天津大学启动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改革,让“跨界”老师尝到围绕产业做学问的甜头;天开高教科创园用实打实的支持,帮不少高校教师完成从“育人者”到“创业者”角色的转变……以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部署改革,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必将推动各领域书写更加精彩的创新故事。

  当有碍深度融合的“墙”越来越少、促进握手的“桥”越来越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定将蓬勃发展。

  (摘编自《天津日报》,原题为《突破,从敢“拆”开始》)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书香何以能致远

    站在文明传承的维度回望,从甲骨文的刻痕到活字印刷的墨香,从线装书的雅致到电子书的便捷,阅读载体在变,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歇。全民阅读的深意,正在于让每个个体都能在文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整个民族在阅读中积蓄前行的力量。[详细]

    07-28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耕细作 激活乡村文化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需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尊重地方特色,避免“一刀切”的考核标准,鼓励文化特派员深耕细作。文化特派员也需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跨领域整合能力、市场对接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以更好地回应时代与乡土的需求。政府、社会与文化特派员协同发力,方能让[详细]

    07-28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发展痛点中找治理突破点

    发展的痛点,既是治理创新的突破点,也是行业增长的突破点。抓住一个痛点,很可能助力行业完成一次“进化”[详细]

    07-25 16-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激励年轻干部勇当先锋做好表率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勇担时代使命,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以先锋之姿、表率之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07-24 17-07 学习时报 分享
  • 全方位提高地方立法质效

    近日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联系指导”作为服务保障新时代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立法机关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立法经验,对于破解当前地方立法面临的挑战、实现地方立法提质增[详细]

    07-24 17-07 学习时报 分享
  • 互利共赢,开放合作谱新篇

    当今世界,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惧“逆风”“回头浪”,中国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详细]

    07-23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更好发挥长江文化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详细]

    07-23 09-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

    发挥优良家风的守法促治作用,传承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家风,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法治实践,如旁听法院公开庭审、到基层法律讲堂学习等,感受法律的公正,深化法治认同,推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详细]

    07-21 14-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丨唱响《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战火年代,而在新时代,在旋律响起的地方,它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燃爆全场。动人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今,历经岁月的洗礼,《沂蒙山小调》早已突破地域与时代的藩篱,化作一股磅礴的文化[详细]

    07-16 15-07 大众网 分享
  • 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发展健康消费,既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详细]

    07-1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