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互联里的“破立”之法

2025-08-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何  娟

  何  娟

  数据要素具有流动性、高复用性、无形性、非排他性等特点,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

  联通的是市场,孕育的是机遇,积蓄的是新动能。以算力为支点,撬动经济循环,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数据向西、算力向东,能打开怎样的应用空间?

  福建厦门一家企业园区,无人驾驶安防车四处巡逻,可进行AI识别与风险预警。车辆实时采集的音视频、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完成AI识别与风险预警耗时仅100毫秒。算力互联,联出产业新可能,也联出区域协同。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算力已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从交通运输、气象服务,到数据训练、影视渲染、网络游戏……无论是城市治理还是企业运营,都需要算力支撑。

  我国是算力资源大国,但算力资源呈分散分布,算力闲置和算力荒并存。比如,同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海松江算力紧张,企业与科研项目出现大规模排队现象,安徽合肥算力利用率则约为65%。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有赖于建设统一数据市场、算力市场。而这,正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

  算力互联,既要大力拆“篱笆”,也要着力培“土壤”。

  数据要素具有流动性、高复用性、无形性、非排他性等特点,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算力互联,就是要打破地区分割、行业分割,让不同架构、不同主体、不同地域的算力从“本地机房”走向“全国联网”。政府部门及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各类主体密切协同,从建机制、搭平台、定标准、创生态等多维度发力,才能让算力真正连成一张网。

  算力互联,是行业高质量发展课题,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命题。

  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这是跨区域调配算力资源、打通数字经济大动脉的顶层设计。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宁夏发挥气候适宜、可再生能源丰富等优势,合理布局算力资源,算电协同,数字产业集群成势。目前,宁夏为4000余家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20多个大模型在宁夏落地训练。

  近年来,乘着“东数西算”东风,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贯通,一个个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生长”起来,数据和算力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实践表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地提供了抢滩数字经济、重塑发展优势的宝贵机遇。跳出一隅看全局,着眼国家所需、思考自身所能,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就能在抢位错位补位中实现更大发展、成就更大作为。

  算力互联,普惠是目标所向,也是优势所在。

  贵州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通信企业打造“5G+AI数字孪生工厂”,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销对接效率。甘肃庆阳,智能日光温室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得益于算力互联、算力成本不断降低,更多企业、乡村用得上、用得起新技术,让数字赋能发展的新故事持续涌现。

  建好大市场,连成一张网只是第一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还需聚焦短板、破解难题。比如,算力互联的核心是数据流动,在跨地域、跨企业传输共享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好数据安全、用户隐私?以长远眼光来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强化问题意识和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才能让大市场的成色越来越足。

  联通的是市场,孕育的是机遇,积蓄的是新动能。以算力为支点,撬动经济循环,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中国经济航船定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更好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持续弘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对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更好赓续和有效保护[详细]

    08-08 15-08 人民日报 分享
  • 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

    以时间换空间,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治理和长远考量。期待更多地方能优化制度设计,真正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做企业之所盼,为提升经济韧性贡献力量。[详细]

    08-08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连日来,各方动作频频,剑指“内卷”、倡导良性竞争。聚合力,不松劲,严防“劣币驱逐良币”,破除逐底竞争,定能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发展前进的过[详细]

    08-07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知敬畏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方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详细]

    08-07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新征程上,各区域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变战略优势为发展胜势,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潜力无限。[详细]

    08-06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
  •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增多,加剧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也直接或间接抑制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在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在[详细]

    08-05 15-08 人民日报 分享
  • 青年使命与青春光彩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长卷中,中华民族始终展现“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传统与情怀,满怀“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信念与期许。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必定会奏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华年的青春之歌。[详细]

    08-05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历来有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传统。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以文化工程为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研究、论证和抓好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详细]

    08-01 17-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坚持在强化政治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推动协同育人、健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养、专[详细]

    08-01 17-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创新,要善于拆“墙”搭“桥”

    当有碍深度融合的“墙”越来越少、促进握手的“桥”越来越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定将蓬勃发展。[详细]

    07-29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