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丁怡婷 刘军国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一座老园区的焕新记,折射出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意涵。
浙江杭州余杭区高桥云港园区,曾经的闲置厂房变身创业社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直播电商等产业在这里集聚。“我们可以灵活选择共享、整层或独栋等作为办公空间,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事电商行业的孙一玖说。
绿色低碳,是园区更新改造的关键词。一幢幢建筑被绿意和科技感包裹,“零碳楼”屋面设置光导管、保温系统,屋内采用节能照明、高能效比空调,再辅以光伏储能技术,基本实现了用电供需平衡。
“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以人为本,有高度又有温度,城市宜业宜居水平大幅提升——
中午,江西赣州章贡区洪城巷社区的社区食堂香味扑鼻。67岁的居民苏兰清正在挑选饭菜:“两荤一素一汤,价格不贵,而且很方便。”
前两年,洪城巷社区被列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既让社区老人吃饭更便利,还建设了篮球场、儿童乐园等设施,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惠及1.7亿群众。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在这个过程中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增设停车位400万个。
因地制宜,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大幅提升——
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690多座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各展所长、百花齐放,是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广东深圳,整座城市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通过开放场景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福建福州,依托山区、海湾、江河等资源,串山连水的绿道蜿蜒盘旋,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今交相辉映。
“十四五”以来,我国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19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75%左右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已有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
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连续5年保持千亿元级投资强度。曾经的东方化工厂,变身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预计年底基本建成。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8年多时间,建设范围扩至200多平方公里。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300家。
从全局谋一域,“两翼”齐飞,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像“绣花”一样治理城市,北京运用社区议事厅、居民“微提案”等自治形式,广泛征求民意需求,推动背街小巷治理;上海实施人民建议“征集—研究—转化”的闭环管理和运作机制,将群众“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金钥匙”……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
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站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口,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够不断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牛乐耕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无数实践印证的客观规律,更体现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葆有的昂扬精神。我们的建设发展没有“中场休息”,更容不得踟蹰不前或躺在功劳簿上“吃[详细]
守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守护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开启未来的智慧之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中更好体现民生价值、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不仅能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而且能让蕴含其中的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详细]
推进改革发展、破解民生难题,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摸着石头过河”的意义和内涵,指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详细]
“鸵鸟心态”“看客心态”“过关心态”,三者存其一,就难以避免在跌倒的地方再次摔跤。破除这三种心态,真正实现“不贰过”,做到一辈子拒腐防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有这个信心、决心和定力。[详细]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定能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详细]
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必将对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详细]
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详细]
正是不断创新、持续进化,涵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气质,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