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2025-10-1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石 浩

  石 浩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

  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赓续5000多年而绵延不绝,密码正在于中华民族对“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的深刻认知,以及融入血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战略投入,意图抢占科技制高点,对技术、人才、标准和规则的竞争空前激烈。在这场全球竞争与时代大考中,唯有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科技突破以赋能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以激活发展动力,才能把握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再到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发展新空间新机遇……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战略的落地,正是我们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使命感、行动力破局制胜的生动体现。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离不开每一名党员干部以“进”的姿态主动担当。“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命题,更是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为国家发展担当尽责的必然要求。数智时代,知识迭代周期不断缩短,若固守既有能力体系,不愿学习新技能、接纳新思维,就会在竞争中落后。只有跟上时代发展节奏,才能在各自领域创造价值,既为自身发展筑牢根基,也为国家发展积蓄力量。若在工作中满足于完成任务而非追求卓越,在责任面前选择“躺平”、推卸而非主动担当,看似个人的“小懈怠”,最终会演变成影响国家发展的“大阻力”。身处变革时代,面对复杂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要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危机感倒逼自己提升能力,结合工作需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主动拥抱时代变化,在了解和熟悉新技术过程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契机、找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新办法。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无数实践印证的客观规律,更体现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葆有的昂扬精神。我们的建设发展没有“中场休息”,更容不得踟蹰不前或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唯有时刻以争先者的姿态击水中流,以担当者的自觉拼搏进取,方能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在时代舞台上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10-1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

    10-16 09-10 大众网 分享
  •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无数实践印证的客观规律,更体现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葆有的昂扬精神。我们的建设发展没有“中场休息”,更容不得踟蹰不前或躺在功劳簿上“吃[详细]

    10-15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

    守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守护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开启未来的智慧之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中更好体现民生价值、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不仅能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而且能让蕴含其中的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详细]

    10-15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摸准“过河的石头”

    推进改革发展、破解民生难题,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摸着石头过河”的意义和内涵,指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详细]

    10-14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不贰过,须破“三种心态”

    “鸵鸟心态”“看客心态”“过关心态”,三者存其一,就难以避免在跌倒的地方再次摔跤。破除这三种心态,真正实现“不贰过”,做到一辈子拒腐防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有这个信心、决心和定力。[详细]

    10-14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定能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详细]

    10-13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系统和全局把握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必将对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详细]

    10-13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详细]

    10-10 15-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文明向新而行

    正是不断创新、持续进化,涵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气质,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详细]

    10-1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