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岂能不理旧账

2025-10-2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李浩东

  李浩东

  一张蓝图绘到底,是党员干部履职应当具备的一项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调要批评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的政绩观偏差。不少党员干部到任新岗位后都想尽快打开局面,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新业绩,这是党员干部充满干劲的表现。然而,如若一味铺陈新篇,不理“旧账”,不仅会导致“旧账”积重难返,也会迟滞新工作的开展。把“旧账”解决好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只有统筹抓好铺陈新篇与解决“旧账”,才能赢得群众信任,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

  “旧账”并非简单的会计账目,更多是前任留下的未完成的工作、未解决的难题、未兑现的承诺等。这些“旧账”的解决牵连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现实中,少数干部存在不理“旧账”的误区:有的认为“旧账”是前任的责任,自己不想背包袱;有的把精力放在能快速出成绩的新事上,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政绩,对“旧账”一拖再拖;还有的担心解决“旧账”会牵扯精力、引发矛盾,干脆一推了之。然而,“旧账”如同“绊脚石”,若视而不见、绕道而行,任其累积发酵,小问题可能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可能演变为复杂纠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反之,若将理清“旧账”作为履职的“先手棋”,则可以有效化解风险,为新发展蓝图的实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群众评价党员干部,不仅看其能否带来新变化,也看其能否解决老问题。解决好“旧账”,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积极化解“旧账”中遗留的“老大难”问题,会传递出敢于负责、为民解忧的强烈信号,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后续工作积累宝贵的民心民意基础。

  理“旧账”,既要有直面问题的态度,更要有科学务实的方法。“旧账”成因复杂,有的涉及政策调整,有的牵扯多方利益,理起来并非易事,不能蛮干,更不能为了“甩包袱”而简单处理。首先,应摸清底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弄清楚“旧账”的来龙去脉、涉及主体、当前症结,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区别不同类型的“旧账”,分类施策。比如,对于未完成的民生工程,若符合当前发展规划,应加快推进,明确时间表、责任人,让群众看到进展;对于未兑现的承诺,要本着“言出必行”的原则,积极协调资源,尽力兑现,若因客观条件变化确实无法兑现,要及时向有关方面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对于历史遗留的矛盾纠纷,要耐心倾听各方诉求,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化解,避免矛盾激化;等等。最后,必须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工作衔接、承诺兑现、责任追溯等有效机制,从制度上堵住“新官不理旧账”的漏洞,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到,理“旧账”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们遇到的问题和任务更多是短时间内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像跑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锲而不舍地寻求解决之道,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留下无愧使命、不负人民的业绩。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以理念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唯一标准。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详细]

    10-2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详细]

    10-21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多少年”感悟自信

    前不久,一位外国政要在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前接受采访时表示,30多年前首访中国时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未来可期”。时间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活力足。扬帆的中国定会乘势而上,向着更加壮阔的前方远航。[详细]

    10-20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未来一定属于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详细]

    10-2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书写新时代民生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民生领域实现了[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善讲群众语言 凝聚民心民力

    善讲群众语言,不是“软任务”,而是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硬本领”。党员干部唯有以群众听得懂的话传递政策温度,以群众信得过的话彰显担当作为,以群众喜欢听的话拉近情感距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10-1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

    10-16 09-10 大众网 分享
  •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无数实践印证的客观规律,更体现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葆有的昂扬精神。我们的建设发展没有“中场休息”,更容不得踟蹰不前或躺在功劳簿上“吃[详细]

    10-15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

    守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守护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开启未来的智慧之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中更好体现民生价值、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不仅能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而且能让蕴含其中的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详细]

    10-15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