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事里见担当

2025-11-0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袁鸿渝

  袁鸿渝

  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谈及担当,人们往往想到在重大困难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的场景。这些关键时刻的担当值得称颂,但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日常事务中的认真态度,同样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既要在大风大浪中淬炼,也需在小事小节里养成。

  寻常之中见真章,细微之处显精神。任何宏大的战略部署,最终都要落实为具体的工作环节;任何艰巨的改革任务,都需要分解为日常的执行步骤。没有对寻常小事的精细处理,就难有大事难事的成功突破;缺乏对日常工作的认真负责,遑论对重大使命的勇挑重担。正如“绣花”功夫,一针一线虽微,却能绘就锦绣画卷。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同样必须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从寻常事做起。只有在寻常事上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在关键时刻迸发出“事事担当作为”的行动力。

  共产党人的担当,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带着感情去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员干部的分内事。邻里纠纷、证件办理……这些“小事小情”看似琐碎,恰恰是人民群众的“大事难事”,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的来源。能否从这些寻常事里扛起责任、主动作为,直接考验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我们要善于从细微处看到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推诿、不避事,把每一件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认认真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每一份担当作为都变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轰轰烈烈不易,持之以恒更难。日常工作的特点是具体、重复甚至繁琐,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和应付心态。越是如此,越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实干韧劲。个别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热衷于显性政绩工程,对隐性民生需求视而不见、拖而不决,这一现象值得注意、警惕。寻常事里见担当,党员干部不仅要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响应、立即行动,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跟一步走,把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把承诺的服务兑现到位,努力将具体的工作干扎实、重复的任务办规范、繁琐的事情捋清晰,真正将平凡的责任扛出不平凡的分量,在长期坚守中展现本色,在持续奋斗中彰显担当。

  让担当精神在寻常事里闪光,还需要在干部评价中擦亮识人的“慧眼”。结合岗位职能定位,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干部在关键时刻的突出表现与平时的一贯表现结合起来,既看攻克难关的“显绩”,更看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看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更看幕后日常的奉献守候。探索实施多维度的差异化考核,让有能力、有潜力但工作经历单一的干部到多岗位锻炼、多挑“重担子”,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担当作为、认真负责的“老黄牛”式干部得到认可和重用,形成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寻常事里恪尽职守、主动作为,用心用情写就共产党人担当作为的精彩篇章。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详细]

    11-05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五年规划何以世界瞩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详细]

    11-05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历史将不断证明,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信仰法治,必将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护航“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创新的荣光![详细]

    11-04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当前,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详细]

    11-03 15-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利”与“获利”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种种“让利”的实践是着眼长远的战略投资。无论是票根经济、还是“一元剧场”,形式虽异,本质不变——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真诚表达。期待更多诚心之举涌现,为人们带来欣喜、为市场带来活力、为发展带来潜能。[详细]

    11-03 15-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做新时代的“挑担人”

    “担”,是担事的担,是担当的担。从党群一心、军民一家,到如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再看那根扁担,我愈发体会到: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挑担意识、提高挑担本领、争做挑担能手。自己这一程挑得稳一点、远一点,就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带动更多人共挑担[详细]

    10-31 16-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促低空经济飞得更稳

    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对空间的利用必将随着技术进步而更加充分、科学。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大有可为,作为造福民生福祉的新业态具有无限可能。稳步推进改革,大胆试大胆闯,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低空经济终将迎来“腾飞”,成就更加美好的生活。[详细]

    10-31 16-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智能经济加快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详细]

    10-30 12-10 人民日报 分享
  • 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工作在党的诞生地,我的青春是讲述许多人的青春,我的职责是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如果能由此让参观者记住一个人、一件展品、一个故事,受到触动、生出力量,便是最大的意义。[详细]

    10-30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深刻理解政治能力的理论内涵与创新贡献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全面从[详细]

    10-27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