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2025-10-3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杨 楠

  杨 楠

  展板是有限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把历史讲得更透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能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

  初心的光芒穿越时空,百余年前的理想不断长出新的血肉。今天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谁人不是执笔人?我们一次次回望历史,正是要循着来时路,续写这部关于初心与梦想的史诗

  前段时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吸引无数人追更。有人说,“真实的历史本身就足够震撼人心”。我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工作。

  我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百余年前,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百余年来,这里数次变了模样。但当阳光落在石库门的门楣上,打在万字格贴金蝙蝠花饰上,又似乎一切都没变。

  作为党史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史实发言、让历史有声。我相信,把真实的历史讲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还记得入职面试时,馆长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做讲解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回答“敬畏”。

  敬畏什么?

  敬畏历史、敬畏观众。2024年,中共一大纪念馆接待观众310多万人次。我们佩戴的麦克风,一头系着历史,一头连着观众。每句讲解词,背后都是真实的历史和人生,承载着抗争与牺牲、凝结着信仰与理想。心怀敬畏之心,就是要尊重历史、还原史实,把每一次接待都当作最重要的接待,以赤子之心做好每一次讲述。

  因为敬畏,所以用心用情。做讲解工作,背词是基本功。但参观者来自天南海北,身份年龄各异,有的想侧重了解某段历史,有的对与自己家乡相关的人物感兴趣……日复一日对着相同的展厅,还需在熟悉中葆有一份专注力。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接待时间内,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讲解节奏和内容,引导大家从“身在”到“心在”。

  给孩子们讲志愿军如何击落敌机,向党员干部展示入党誓词如何连接从未见过面的李汉俊父女,带外国友人看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决战……我们努力把史书上的铅字具象化为当下可感的故事,力求与更多参观者“聊得来”,让他们有共鸣。

  展板是有限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把历史讲得更透彻;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能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我们设立“初心讲堂”“树德讲堂”“兴业讲堂”,为党员培训、学子研学等提供交流载体。此外,我们还前往社区、走进学校、站上舞台,开展“半小时红色漫步”等活动,让讲解走出去。

  初心的光芒穿越时空,百余年前的理想不断长出新的血肉。近年来,全社会掀起“文博热”。今年上半年,我们接待游客量达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9%。更令人欣喜的是,来馆参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次,一名小参观者看着做持笔姿势的毛主席雕像说,“那支笔已经传递到我们手里了”。是啊,今天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谁人不是执笔人?我们一次次回望历史,正是要循着来时路,续写这部关于初心与梦想的史诗。

  工作在党的诞生地,我的青春是讲述许多人的青春,我的职责是讲述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如果能由此让参观者记住一个人、一件展品、一个故事,受到触动、生出力量,便是最大的意义。

  (作者为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讲解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深刻理解政治能力的理论内涵与创新贡献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全面从[详细]

    10-27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工作实效检验减负成效

    减负不能减担当,松绑更要添干劲。减负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负担减没减,也要看抓落实、为民服务的成效和水平有没有提高。[详细]

    10-27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理念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唯一标准。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详细]

    10-2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详细]

    10-21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多少年”感悟自信

    前不久,一位外国政要在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前接受采访时表示,30多年前首访中国时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未来可期”。时间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活力足。扬帆的中国定会乘势而上,向着更加壮阔的前方远航。[详细]

    10-20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未来一定属于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详细]

    10-2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书写新时代民生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民生领域实现了[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善讲群众语言 凝聚民心民力

    善讲群众语言,不是“软任务”,而是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硬本领”。党员干部唯有以群众听得懂的话传递政策温度,以群众信得过的话彰显担当作为,以群众喜欢听的话拉近情感距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10-1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

    10-16 09-10 大众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