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常 钦
审视知识产权之于乡村产业发展,其意义是双重的:既是守护成果、明确权益的“压舱石”,更是激发创新、提升价值的“催化剂”
一颗深山里的咖啡豆,为何能越过重洋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一颗小小的草莓,何以带动一条融合发展的产业走廊?行走乡间田畴,发现越来越多乡野好物跳出“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怪圈,助力当地发展。以前“货难卖”,如今却成“金名片”,“一粒种”“一颗果”成为发展驱动力,秘诀在产品品质里,更在“知识产权”这四个字中。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知识产权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它早已超越单纯的法律文本概念,变为乡亲们的“金扁担”。审视知识产权之于乡村产业发展,其意义是双重的:既是守护成果、明确权益的“压舱石”,更是激发创新、提升价值的“催化剂”。
知识产权的作用,首先是“确权”。它用法律为乡村产业的“家底”划定清晰的边界。最直观的是地理标志这张“风土名片”。从“三亚芒果”到“柞水(黑)木耳”,地理标志的认证,无异于为一片土地的独特产出盖上“防伪戳”。它告诉市场,正宗的风味源于何处,从而将那些跟风模仿的“李鬼”挡在门外,让真正的“好山好水”能够理直气壮地“出好物、卖好价”。这道“护城河”,守护的是一方水土的声誉,更是千家万户的生计。
保障,同样意味着对创新源头的守护。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些“仿种子”对原品种进行简单模仿修饰,任其在市场上流行,不仅扰乱竞争秩序,还会严重挫伤育种者的创新积极性。如今,从建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到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再到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我们正为育种创新构建起全链条的保护体系。这种保护,守住的是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夯实的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根基。
知识产权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激发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有力驱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它催化了技术的迭代。以育种为例,在知识产权的创新激励下,越来越多种子企业敢于、愿意投入资源进行创新。过去育种靠人海战术和经验判断,有了科技赋能,农业育种正从“看天吃饭”的经验活,变成可预测、高效率的“精准工业”,催生出越来越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突破性品种。这是知识产权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生动写照。
它催化了价值的跃升。知识产权形成的品牌效应,能有效驱动产业链条的延伸。江苏句容凭借“句容草莓”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跳出单纯的种植业,打造出特色销售走廊,联动发展采摘旅游、餐饮休闲,让“一颗果”裂变出一条融合发展的产业链。这背后,是知识产权带来的品牌溢价和产业想象力,它让农业从“卖产品”升级为“卖风景、卖体验、卖文化”,极大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发展空间。
它催化了资源的盘活。躺在资源库里的种质,只是标本。唤醒沉睡的资源,让其得到利用,才能充分发挥种质资源的优势。前不久,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上线,让更多种质资源得以被查询、被共享、被利用。这种在保护前提下的共享利用,既能打破“信息孤岛”,让育种专家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也有助于让更多宝贵的种质资源被“用起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现代农业的发展,早已从靠体力上升到靠技术、靠创新。知识产权,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我们必须像用好土地一样用好它,让它在广袤的田野上,结出更多发展的“黄金硕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责任编辑:牛乐耕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全面从[详细]
减负不能减担当,松绑更要添干劲。减负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负担减没减,也要看抓落实、为民服务的成效和水平有没有提高。[详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唯一标准。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详细]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详细]
前不久,一位外国政要在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前接受采访时表示,30多年前首访中国时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未来可期”。时间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活力足。扬帆的中国定会乘势而上,向着更加壮阔的前方远航。[详细]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未来一定属于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民生领域实现了[详细]
善讲群众语言,不是“软任务”,而是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硬本领”。党员干部唯有以群众听得懂的话传递政策温度,以群众信得过的话彰显担当作为,以群众喜欢听的话拉近情感距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详细]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