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航母一起,挺进深蓝

2025-10-27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忠杰

  张忠杰

  竭尽全力、贡献所能,每个人既是“螺丝钉”也是“关键点”。功成不必在我,但必定有我

  在一声声雄浑高亢的汽笛声中,在一次次挺进深蓝的远航中,在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中,亿万人民激荡起民族自豪感与发展自信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20多年前,刚成为海军战士的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先后跟随3艘战舰远航。我心中的万千感慨,可以用3个关键词略表一二。

  归属感。2000年12月,我与“神州第一舰”深圳舰相遇,迈出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步。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舰艇,一想到将与它并肩作战,便觉得心有所属。我的舰艇生活从高温、高湿、高噪声的机电深舱开始。为保障战舰平稳运行,我们需要维护保养全舰所有的电路、管线、轮机和电机等装备设备。深舱没有空调,又要烧锅炉,身边的设备都在散热,我们还要爬上爬下。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上大舰、闯大洋”的参与感成为一种归属感。随舰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漂泊海上,但只要与军舰在一起,我就会像在家一样安心。

  踏实感。当接到去辽宁舰的调令时,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彼时的辽宁舰尚在建造阶段,舱室里黑乎乎、空荡荡,这超出我的预期,难免心中打鼓。唯有实干,才能抚平不安。舱室内设备布置复杂精密,容不得半点差池,我总是天不亮就出发、夜已深才回去。歼—15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的那一天,我在阻拦机舱保障,没办法看到甲板面的情况,心也揪得很紧,只能竖起耳朵屏息去听。“砰——”一声巨响后,一股拖拽的声音传来,我知道成功了,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随着一点点地搭建、调适,我们用一次次的“完成”,实现整体的跃升。所有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依靠脚踏实地,我对此深有体会。

  获得感。后来,我又来到山东舰。航母虽大,但对舰载机来说,要从高空着陆,就仿佛是落在火柴盒上。安全完成这种高难度动作,关键就在“一瞬间”——尾钩要在一瞬间紧紧钩住阻拦索。对我们来说,做好保障重在一个“细”字。细致排查每一处细节,安全检查次数超规定两倍,确保舰载机起降的绝对安全,我们用数年如一日的“细”,助力山东舰不断刷新舰载机连续起降的最大架次纪录。短短几年时间,国产航母山东舰就完成了从“入列”到“能战”的升级。竭尽全力、贡献所能,每个人既是“螺丝钉”也是“关键点”。功成不必在我,但必定有我。

  今年7月,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不少市民登上甲板,与这艘“国之重器”亲密接触。编队离开时,香港同胞在玉桂山顶以“军强民乐”回应我们来时摆出的“国安家好”,在维多利亚港两岸,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久久不愿离去。这一刻,我突然明白,这3个关键词不仅是我的个人体会,也是国家富强带给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感受。在一声声雄浑高亢的汽笛声中,在一次次挺进深蓝的远航中,在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中,亿万人民激荡起民族自豪感与发展自信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海风凛凛、夜色如墨,一架架舰载战斗机喷吐烈焰、刺破黑暗,那轰鸣声是振奋人心的号角——歼—15逐渐抵近的画面让我倍感光荣,也提醒着我责任在肩。扎根战位、心怀赤诚,我时刻准备着与航母一起,一次次向深蓝挺进。

  (作者为山东舰二级军士长,本报记者金正波采访整理)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以理念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唯一标准。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详细]

    10-2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详细]

    10-21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多少年”感悟自信

    前不久,一位外国政要在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前接受采访时表示,30多年前首访中国时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未来可期”。时间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活力足。扬帆的中国定会乘势而上,向着更加壮阔的前方远航。[详细]

    10-20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未来一定属于我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详细]

    10-20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书写新时代民生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民生领域实现了[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善讲群众语言 凝聚民心民力

    善讲群众语言,不是“软任务”,而是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硬本领”。党员干部唯有以群众听得懂的话传递政策温度,以群众信得过的话彰显担当作为,以群众喜欢听的话拉近情感距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情谊,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详细]

    10-17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必能为新征程改革发展汇聚更强大的信心和动能。[详细]

    10-1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

    “同球共济”的时代,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共同创造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详细]

    10-16 09-10 大众网 分享
  •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取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被无数实践印证的客观规律,更体现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葆有的昂扬精神。我们的建设发展没有“中场休息”,更容不得踟蹰不前或躺在功劳簿上“吃[详细]

    10-15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

    守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守护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开启未来的智慧之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中更好体现民生价值、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不仅能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而且能让蕴含其中的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详细]

    10-15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