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树并举抓作风

2025-11-1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作风建设关乎事业成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作风建设,既需要驰而不息纠不正之风,也需要持之以恒树优良新风。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实现纠树并举抓作风。

  ——编者

  杜绝商而不办的“假把式”

  刘佳跃

  协同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有的非牵头部门或置身事外,或拖延搪塞,导致商而不办,工作悬空。

  细究背后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三。一是规避责任。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接的“烫手山芋”,推进起来难度不小。有的部门为求“安稳”,怕担责任,搞形式参与、不实质推进的“假把式”。二是计较得失。有的部门心存顾虑:“事情办成,功劳是别人的;办不好,却要共同担责。”在这种“功不归我、过可能及我”的心态驱使下,能推就推,消极应付。三是本位主义作祟。“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仍有影响,只顾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越是难解的问题,越需要合力攻坚;越是复杂的工作,越需要做好协同配合。协同,是要求也是职责,是智慧也见境界。杜绝类似的“假把式”,就必须切实树立一盘棋意识,多从大处着眼,多算大账、总账,同时,要在细化责任上下更大功夫,让各方分工更明确。如此,才能把工作件件抓实,做到事事见效。

  磨出铁肩走得快

  徐汉炎

  时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一些干部却存在畏难情绪、怕苦心理、躺平心态,对待工作拈轻怕重、面对任务上推下卸、责任面前左躲右闪。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暑假时,随父亲挑水抗旱,刚开始只能挑起小半桶水,后来逐渐增加到大半桶、一满桶,步伐也稳了、快了很多。几天下来,肩膀被扁担磨压得有些红肿,母亲有些心疼,父亲却说,“‘三日肩膀两日腿’,多练练肩,磨出老茧,就能挑重担子了”“不吃这个苦就挑不起来,重担在肩才走得快”。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挑重担才能练就“铁肩膀”、真本领。人生成长成才是如此,干事创业亦是如此。

  反过来看,见了重担就躲避,遇到困难就绕道,看似轻松稳妥,实则错失了锻炼的机会,最后反而容易因长期懈怠而变得碌碌无为。组织把一名干部放到某个岗位,是信任,也是考验、培养。争挑重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责任使然,也是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所在。

  横向交流别成“到此一游”

  段伟利

  横向交流是各地各单位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常见方式。然而在实践中,有的交流停留于“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既浪费资源,又难有实效。

  横向交流本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最后却陷入形式主义窠臼。这背后,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交流方法不得当的因素。就思想认识而言,有的干部把学习交流当作“放松”“游玩”的机会;有的把交流当“任务”、当亮点,为交流而交流,只求形式“过得去”,不求交流“出效果”。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交流互动就难以深入。

  从交流方法看,有的干部交流前功课做得不足,既没有梳理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了解对方的特点与优势。交流时,缺少工作主动性,安排看什么就看什么。如此“被动式”交流,自然学不到真经验和真本事。

  避免横向交流成为“到此一游”,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出发前把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理清楚,交流中把好经验问清楚、把好方法搞明白,交流后及时梳理成果、并转化为工作思路。带着问题出发、带着思考交流、带着方案落实,才能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改进工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而浪漫”何以动人心弦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四个坐标看中国航天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

    11-10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并非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的单向道,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详细]

    11-07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详细]

    11-05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五年规划何以世界瞩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详细]

    11-05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