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之间显智慧

2025-07-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帅祯

  张帅祯

  观察中国粮食产量,有这么一条增长曲线。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先后突破1.2万亿斤、1.3万亿斤、1.4万亿斤关口,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粮食增产,有何妙招?

  一增面积,二提单产,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然而,播种面积增加总有限度,又受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单产提高要依赖农业技术试用推广,也是一个慢变量。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增收因素。根据测算,若全国小麦机收损失率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即可“抢”回粮食损失25亿斤,相当于新增300万亩耕地。

  “减损即增产”。我国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在坚守“有形良田”面积的基础上,激活节粮减损这一“无形良田”的作用,成为筑牢大国粮仓的关键落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就要努力实现颗粒归仓,减少粮食产购储加销等全链条“跑冒滴漏”。

  麦浪翻滚处,智慧农场用上无人驾驶收割机,在转弯处不压苗、不漏割、不抛撒,收割减损效果明显;粮食归仓后,储备粮仓应用新的接发设备、检测仪器、智慧系统,实现管理精细化、损耗最小化;加工车间里,粮食企业优化改造全麦面粉生产线,大大提高加工得粉率……从田间,到仓廪,再到生产线,科技为犁、管理为钥,隐形“漏损点”转化为效益“增长点”。

  当依赖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张”空间收窄,注重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恰是破局之道。一增一减间蕴含的方法论,又何止于粮食生产。

  比如绿色发展。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煤炭消费占比一度超70%,粗放式发展带来生态保护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近年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传统高耗能产业有序转型,“减”得有章法。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和生态红利释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增”得有名堂。此消彼长,正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缩影。

  再看基层治理。抓工作不是标准越细越好,更不是条目越多越有成效。层层加码、级级提速,结果就容易导致层层注水、级级应付。相反,把繁复的工作事项减下来,把基层干部身上不必要的负担卸下来,换来的将是更充沛的精力、更明确的导向、更科学的节奏,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也就心无旁骛。减负不减责,增效不增冗,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就会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

  风吹麦浪,大自然的智慧启迪人心。让每块地、每滴水、每粒麦都发挥出更大价值,是实现丰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开源与节流并重,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就一定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开垦发展的沃土、涌流不竭的丰饶。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学习时间丨唱响《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战火年代,而在新时代,在旋律响起的地方,它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燃爆全场。动人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今,历经岁月的洗礼,《沂蒙山小调》早已突破地域与时代的藩篱,化作一股磅礴的文化[详细]

    07-16 15-07 大众网 分享
  •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近5年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的核心问题、前沿问题和基本原理问题等的深刻回答上,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了更多原创性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详细]

    07-1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发展健康消费,既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详细]

    07-1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

    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详细]

    07-14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三兔共耳”的文化启示

    不仅是“三兔共耳”。一颗石榴寄寓命运与共,见证友好交往。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之旅”开启后,石榴传入中国;而今,位于西安市的中国—中亚友谊林的那6棵寓意团结的石榴树欣欣向荣、开花结果。聆听历史,让相知的心越贴越近;传承文化,让合作的手越牵越紧。愿丝路[详细]

    07-14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

    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将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这项系统工程落实、落细,首先应围绕具有前置意义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作出系[详细]

    07-09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攻坚克难既是一种意志品质、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详细]

    07-09 14-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既干净又干事 方显好作风

    既干净又干事,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既干净又干事的好作风密切党同[详细]

    07-08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即时反馈和延迟满足

    即时反馈与延迟满足,照见政绩观,折射新理念,要下“绣花功”。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魄力,也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工作实绩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审视和群众评判。[详细]

    07-08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技术演进与就业促进双向奔赴

    无论是蒸汽机车取代马车,还是智能手机淘汰胶片相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技术进步是把市场蛋糕做大的“魔法师”,推动就业结构不断向更高价值领域迁移。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技术重塑就业市场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构建覆盖全面的职业技能提升系统,定能[详细]

    07-07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