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福:牢记嘱托扛起责任 积极推动山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2019-05-1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致福

  在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5月16日,山东省委与《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在济南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研讨会。以下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在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三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发展齐进步、与人民共命运,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绩。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总书记重要论述在山东落实落地,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现实需要,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嘱托、扛起责任,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伟大实践中体现山东责任、山东担当,作出山东贡献。

  一、扛起紧跟时代步伐、举旗定向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等重要论述,深刻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与时代同行、为时代立言,才能彰显时代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扛起紧跟时代步伐、举旗定向的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做好真懂、真信、真用三篇文章。一是把学习好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本功,认真抓好学习领会,扎实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动员和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精神实质、内涵要义,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二是把阐释好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关键点,依托课题、评奖、论坛、讲坛、报刊等载体,动员社科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践观、发展观,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进程中加强辨析,从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巨变中总结思考,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增进认同,引导社会各界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推动学习贯彻往心里走。三是把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落脚点,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术研究、社科普及、阵地管理、人才培养等社科工作,动员社科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提炼新理论、概括新实践,引导社会各界将所学所得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动学习贯彻往实里走。

  二、扛起推动实践发展、服务决策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和建言资政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等重要论述,深刻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立足实践、服务发展,才能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扛起推动实践发展、服务决策的责任,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一是回答时代之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研究阐释,努力推出一批前瞻性、储备性、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二是回答发展之问。着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围绕“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四个坚持”“四个讲清楚”等重要指示要求和“八大发展战略”等省委重大部署开展研究阐释,从“怎么看”的角度讲清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从“怎么办”的角度讲清形势现状、问题短板、对策建议,努力推出一批有应用价值、资政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锦囊妙计。三是回答人民之问。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社保、环保以及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群众最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做好政策解读、成绩总结、经验提炼、对策研究等工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社会温度的优秀作品,为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贡献智慧力量。

  三、扛起引领社会风尚、培根铸魂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和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思想”“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等重要论述,深刻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扎根生活、为了人民,才能保持旺盛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扛起引领社会风尚、培根铸魂的责任,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中心环节,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是铸牢信念之“根”。围绕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和舆论相融合、传统阵地和新兴阵地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示范、科普课题引领、讲坛活动带动、科普基地支撑等手段,挖掘身边素材、联通党心民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凝聚价值之“魂”。围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科工作者把学风建设和党风建设、政风建设、民风建设统一起来,立足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和创新创造的火热生活,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加强正能量内容供给,自觉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成风化人中弘扬清风正气、倡导向上向善。三是涵养文化之“脉”。围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山东社科文史见长、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基础,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作用、专项课题的导向作用、重点基地的平台优势、核心团队的人才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系统梳理和挖掘阐发齐鲁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时代价值,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传承优秀基因、擦亮精神标识,实现以文培元。

  四、扛起繁荣社科事业、走在前列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等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身处高歌猛进的新时代、奋起直追的新山东,哲学社会科学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扛起繁荣社科事业、走在前列的责任,大力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担当山东责任、作出山东贡献。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站在融入全国社科事业大局和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对标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先进省市,发挥山东社科学科门类全、高校数量多、人才规模大等比较优势,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和责任分工,传导压力、汇聚合力,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体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研究实力整体还不强、学术原创能力不够高、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和大家名家比较少、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彰显不充分等短板,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大部门协作和攻坚力度,加快破解一批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厚植长远发展基础。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把进展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围绕学术研究、社科普及、平台阵地、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工作重点,以结果是否契合中央部署、是否落实省委要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是否有益事业发展为评价标准,引导社科界敢担当、善作为,推动全省社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致福,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