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文史哲教

以地方史志构筑文化自信之基——以《三张曲村志》为例

2017-08-18来源:大众网作者:李新宇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地方史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积淀着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与文明,是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速的城镇化伴随着乡村文明的大量流失,一些传统村落相继消失,村落文化不断走向消亡,“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三张曲村志》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村民留住了乡愁,凝聚了文化认同,厚植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三张曲村志》为我们留下了乡愁

  三张曲村为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村落历史文化,延续传统文脉,组织成立了村志编纂委员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基本原则,历经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张曲村志》的编写工作。《村志》共18万字,分17章内容,横向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民生等诸多领域,纵向挖掘了三张曲村发源史、近现代史等重要史料,突出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生动地描绘了一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地方文化名片,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厘清了三张曲村光荣发展历程的根源所在,为乡村文化之根补足了养分,使乡村的发展更加欣欣向荣、枝繁叶茂。

  乡愁是一种文化记忆,能深入人的骨髓,不仅是对乡音乡貌的怀念,更是对家乡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种由衷的文化自信。《三张曲村志》蕴藏着丰厚的乡村文化记忆,增强了村民对村子的认同感,团结和吸引了一批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激发了村民劳动致富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乡村发展增加了人口红利,增强了广大村民同心协力促进村子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张曲村志》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集中展现了三张曲村广大村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它给广大村民留下了永久而深刻的记忆与怀念,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好教材。

  二、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看《三张曲村志》

  村志就是一个村子的标志,记载着一个村子的发展史,修村志是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最好的办法。编修《三张曲村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是能把遗散在乡村中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文化符号保存整理下来,便于后代继承和弘扬祖辈的优良传统,挖掘历史智慧;二是能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德向善、明礼知耻、勤奋上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给社会发展注入能量和活力;三是能加深村民对祖辈千百年生活的村落的了解,让村民知史、述史,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为村民留下一份知古鉴今的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清代学者龚自珍的《定庵续集》中的一段话,“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短短一行字,充分说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想知晓世间正道,必要从孕育这个文明的历史文化中去找寻;要让一个国家灭亡,必要先从消灭它的历史文化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村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其独特优势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实的构筑了文化自信之基,更好的展现了文化的魅力。

  不注重挖掘历史文化、盲目崇拜舶来文化是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文化自信缺失必然会使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历史虚无主义者擅长打着“还原历史”“反思历史”的旗号,否定客观历史,抹黑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妄解历史,以达到消灭民族历史的目的。我们要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之害,构筑文化自信坚实的根基,编修地方史志是必经之路。

  三、编修史志挖掘历史智慧,传承文明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既是谦虚,又是骄傲;既发于心,又表于物;形于历史,绽于当代。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沃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既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发展环境。

  构筑文化自信之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编修地方史志是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的必经之路。历史线索需要有迹可查,没有地方史志作第一手史料很难支撑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当代人应该充分继承和挖掘祖辈们流传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这项工作,让乡愁更浓,让乡情更且,让乡心更有力量。

  一是要重视地方史志编修工作。编修地方史志,是全面翔实记录地方发展进程,了解社情社貌,总结发展经验,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编修地方史志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现实借鉴;为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名村名镇和延续传统文脉提供历史依据;为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探索地方发展经验提供科学素材;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培育爱家、爱乡、爱国情怀提供学习范本;为延伸地方史志工作触角,充分发挥史志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提供借鉴模式;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撑。

  编修村志是一个村子短期内的“大工程”,对人力、物力要求较高,需要有一批较高文化层次的人去查阅各种文史资料历经三年五载才可将一个村子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文化符号厘清,三张曲村本着存史、资政、教化的初衷历经三年的编写推敲完成了《三张曲村志》浩大的编修工作,支撑起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

  二是要创新地方史志编修工作。编修地方史志是加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工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当然具有文化的多样性。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史志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因为十里不同音,八里不同俗,地方特色不同,史志的内容和模式也就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加强文化认同还必须创新史志的编修工作,让它适应新的时代,适应不同人群。史志作为地方文化的名片,理应展现地方特色,具备这种新特点、新模式、新思路。

  三张曲村不仅重视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村落历史文化,延续传统文脉,还积极创新利用多种形式传承着乡村文化认同。三张曲村利用绘制文化墙宣传《村志》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文化精髓;注重挖掘带有地方特色又脍炙人口的民谣、谚语、诗词、警句等历史智慧;邀请村志编委会成员定期轮流在午饭时间利用村广播对《三张曲村志》按章节进行讲解;制作成PPT等形式组织党员进行“以村志构筑乡村文化自信之基”的专题学习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儒韵三张”对《村志》进行排版展示,并与时政联系起来,如把三张曲村英雄人物与当代先进模范联系、把三张曲村谚语习俗、村风村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把《村志》与《乡土中国》等作品联系,用多种研究视角来拓展《三张曲村志》的文化维度,夯实了坚厚的乡村文化认同。

  编修地方史志就是构筑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当代人决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决不能忘掉光荣的革命传统,决不能背离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发展创新史志编修工作,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史志成果,真正做到知史、懂史、传史、践史,加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寻根溯源中凝心铸魂,为地方的建设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李新宇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