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文史哲教
  • 更好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标识

    通过提炼形象生动、内涵深刻且富于表现力的中华文明标识,形成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并向世界推广呈现,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详细]

    2025-10-29 人民日报
  • 充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重要作用

    文化犹如一条坚韧的精神纽带,通过养心志、育情操将价值观内化、转化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通过共同的文化符号、仪式和信仰,将社会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详细]

    2025-10-24 人民日报
  • 最是文化润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文化润疆、注重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绚丽之花才能在天山脚下持续绽放。今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凝聚思想共识,也集聚着奋斗力量[详细]

    2025-10-13 人民日报
  • 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新范式

    当“三线建设”的烽火岁月渐渐远去,位于莱芜塔子村的709文化创意园依托原山东人民印刷厂旧址,秉持“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与“守正创新”的发展思维,完成了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地标的梦幻蝶变。[详细]

    2025-10-22 山东商报
  • 以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未来

    百年沧桑,初心如磐。站在新的百年的起点,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故宫博物院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华,书写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辉煌篇章。[详细]

    2025-10-09 人民日报
  • 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思政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实现内涵式发展,真正培养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详细]

    2025-09-25 人民日报
  •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前进,我们信心满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详细]

    2025-09-19 人民日报
  • 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

    云南昆明西山,9米高的纪念碑基座上,“赤子功勋”4个字熠熠生辉。亿万赤子,翻动“功勋”的篇章,书写属于这一代的新故事。有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脚踏实地、干在当下,就能赢[详细]

    2025-09-09 人民日报
  • 挖掘艺术教育的“深度趣味”

    只要孩子能够在安全和被鼓励的环境中,经历挫折、探索可能、享受创造,他们就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修养,并从中淬炼出自我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不是短暂的炫技,而是生活的底色,是面向未[详细]

    2025-08-25 人民日报
  •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站在周原遗址远眺岐山,仿佛能看到周王田猎归来的猎猎旌旗,能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响。良渚、二里头、殷墟、周原……这些时空坐标,共同闪耀在世界东方的历史天空,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明深[详细]

    2025-08-19 人民日报
  • 从边疆考古看多元一体

    如今,“何以中国,因有边疆”已逐渐成为考古学界的共识。期待边疆考古不断“上新”,持续带来更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详细]

    2025-08-12 人民日报
  • 更好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详细]

    2025-08-08 人民日报
  • 读懂职普融通的“人才密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不仅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提出更高要求。当越[详细]

    2025-08-06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