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否定处置句研究

2019-03-2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俊阁

  [摘要]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汉语处置句;否定;语用;语法化;语言接触;语序类型学

  处置句是汉语中较有特色的一种句子结构,学界对处置句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但到目前为止,对否定处置句的关注还较少。否定表达有其独特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弄清楚否定以及跟否定相关的一些问题,那么汉语中两类否定处置句便会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加深对汉语处置句研究。因而本文将着力于考察汉语否定处置句。据观察,汉语否定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否定词位于处置介词前;否定词位于处置介词后。文章着重从汉语否定词自身的性质和语法化的角度探讨两种否定处置句形成的动因和机制,并从语用和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两种否定处置句的历史发展和使用情况。至于处置句中否定词的选用,或者说什么样的否定词可以出现在什么样的处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疑问句)中,我们认为这不是处置句的问题,而是否定词的问题,故对此不做讨论。

  一、否定处置句的限定

  在分析否定处置句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否定及其性质。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其意义是否认事物、性状、动作、关系等的存在,或者对命题的真实性进行否认。具体而言,否定又分两种:对全句的否定和对局部某个语法成分的否定,可分别称为句子否定和局部否定。就汉语而言,否定一般是由否定词与其他成分组成否定结构,否定结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否定的性质也就不同。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后期近代汉语方言处置式类型学考察”(编号:12DWXJ11);同时本研究获得“2012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01203103)。

  本文用例主要采用近代汉语文献用例。

  (1)却说何玉凤当下不把这话说破,便先搁起不提。(《儿女英雄传》29回)

  (2)小的登堂告知县,那些光棍们,枷打在下边,就是没把地土断。(《聊斋俚曲·翻魇殃》5回)

  (3)休把过日子当成小事,弄的穷了,便无事做不出来,寻饭吃还是高品哩。(《歧路灯》63回)

  (4)……待你年老倦勤的时候,我自来替你的手脚,把我的尸首不要葬了,将龛来垒住,待我自己回来掩埋。(《醒世姻缘传》21回)

  (5)前日你家酒席上,姨夫把我不当人。(《玉如意》4回)

  以上例句都是“把”字式处置句。例(1)-(3),否定词“不”、“没”、“休”处在“把”字短语的前面[处置介词“把”及其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我们称之为“把”字短语。];例(4)-(5),否定词“不要”、“不”处在“把”字短语的后面。从整个句法结构来看,以上例句中的否定词都位于句子谓语动词的前面,即否定词与其后成分组成的否定结构处于句子谓语的位置,这实际上是说话人对句子所表述的整个命题的否认,如例(2)“没把土地断”相当于“把土地断+没”,例(5)“姨夫把我不当人”相当于“姨夫把我当人+不”。这种否定是句子否定。本文所要讨论的即是这种否定处置句。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6)我当初也是汉子,也不叫你格外助我,只把前日输我的赌欠,让过的不用再提了,只把不曾让的给了我,救我一家性命。(《歧路灯》66回)

  (7)把那母亲焦得没好气处,只来寻贵梅出气。(《型世言》6回)

  (8)赵洪氏甚是快慰,遂把那请客回话搁起不提。(《海上花列传》38回)

  例(6)中“不曾”只否定“把”的宾语“让的”这一“的”字结构;例(7)“没”否定的是谓语“焦”的补语;例(8)中“不”否定的只是连动结构的第二个动词“提”。三例中的否定均是对句子局部成分的否定而不是对全句的否定。本文不讨论局部否定的处置句。

  从处置介词类型来看,近代汉语处置句主要有“把”字句、“将”字句、“拿”字句、“着”字句、“给”字句、“捉”字句等。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是“把”字句,方言中处置介词类型较多,这里不一一列出。比较而言,“把”字句使用区域最为广泛,所以我们拟以“把”字句为例来考察汉语否定处置句的发展演变情况[“把”字句之外的其他处置句(“将”字句等)的否定式历史发展情况,将有另文讨论。]。进一步观察“把”字否定处置句,它们都是有谓语的句子,零谓语处置句没有出现否定形式。如:

  (9)木叉道:“我把你个肉眼凡胎的泼物!我是南海菩萨的徒弟。这是我师父抛来的莲花,你也不认得哩!”(《西游记》8回)

  (10)宗师笑了一笑,说道:“我把你这个光棍奴才!你在我手里支调!拿夹棍上来夹起!”(《醒世姻缘传》47回)

  例(9)-(10),处置句由“主语+把+宾语”构成,句中没有谓语动词,所以称为零谓语处置句。零谓语处置句均未出现否定形式。零谓语处置句只有肯定句没有否定句的原因我们将另文讨论。

  二、否定词位置与辖域相关性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把否定处置限制在句子层面,即否定处置句。例(1)-(5)显示出否定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否定词位于处置介词前,如例(1)-(3),称作否定前置处置句;一种是否定词位于处置介词后,如例(4)-(5),称作否定后置处置句。否定词位置不同,其否定辖域也会有差异。

  语言学上,“否定的辖域指一个否定成分的作用范围”。“也就是说,在一个包含否定词的格式中,所有可能被这个否定词否定的项目构成了否定的辖域。”[1]99否定辖域是由否定词的位置和特点决定的。据笔者观察,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否定方向应该是后向性的,即否定辖域是否定词后面的所有成分。实际上,否定辖域中真正被否定的成分往往只有一个,如“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不”后面的成分都在“不”否定辖域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意”、“他的”、“观点”以及“同意他的观点”[“同意他的观点”看成一个整体意义。]都有可能成为“不”直接否定的成分。这个直接被否定的成分叫做否定的焦点。下面我们分别来看否定前置和否定后置处置句的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

  1.否定词前置及其辖域和焦点

  否定前置处置句中,否定词主要有“莫”、“休”、“别”、“不”、“不曾”、“不该/能/可”、“未”、“没”、“没有”等。如:

  (11)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吕岩《渔父词一十八首·方契理》,见《全唐诗》)[《全唐诗》电子文本,网址:http://gj.zdic.net/list.php?caid=44,,2013-1016。]

  (12)咱人这青春有限不再来,金榜无名誓不归,得志也休把升迁看的容易。(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见《全元曲·杂剧》)

  (13)我若不把姐姐当作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话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红楼梦》37回)

  (14)国家又不曾把贤每亏负,试自心窨腹:衣粮俸禄是吾皇物,恁咱有福。(《董西厢》2回)

  (15)曰:“而今别把仁做一物事认,也不得;羁说鹘突了,亦不得。”(《朱子语类》卷6)

  (16)敬则自虚静,不可把虚静唤做敬。(《二程遗书》卷15)

  (17)对江山满目真堪画,休把这媚景良辰作塌。(杨立斋[耍孩儿],见《全元曲·散曲》)

  (18)既然做了一年夫妻,你家素有门望,料没有把你我重拆散了,再嫁别人之理。(《初刻拍案惊奇》卷23)

  (19)不要把钱多钱少看做两样。(《醒世恒言》第34卷)

  (20)万一别有隐情,岂不把女儿肮脏埋灭了。(《何典》8回)

  (21)就不该把旁枝叶儿移到别处么?恰恰的把一个正身儿送的远远的。(《歧路灯》67回)

  (22)岂有日高还没醒,必是人儿不在家,门外又没把挂儿挂。(《聊斋俚曲·墙头记》2回)

  否定前置的这些例句否定词否定辖域是其后的所有成分,但各成分否定的程度并不相同,即否定焦点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例(11)“莫”否定范围是“把神明暗里欺”,但否定的重点(焦点)应该是动词“欺”的状语“暗里”。例(12)“休”否定的焦点应该是谓语动词“看”的补语“容易”,例(13)“不”否定的焦点应该是谓语动词“当作”的宾语“亲姐姐”。状语、补语、宾语是对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方式、程度、结果、对象等方面进行限制、说明,否定的焦点往往落在这些成分上。例(14)-(22)强调的是动作行为对“把”字宾语所施加的影响,即这些句子中否定焦点应该是否定辖域内的所有成分。

  2.否定词后置及其辖域

  否定后置处置句的否定词主要是“不”,“不曾”、“没”和“休”也出现了少量用例。如:

  (23)(带云)信着我父亲呵,世间人把丹桂都休折,留着手把雕弓拽。(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见《全元曲·杂剧》)

  (24)哥,你说甚么话,他如今气象大起来,妆腰大模样,只把我这旧日弟兄伴当们根底,半点也不倸。(《朴通事》)

  (25)这其间因碍着十三妹姑娘面皮,却把纪大将军代子求婚一层不曾提着一字。(《儿女英雄传》18回)

  (26)他的丈母也是长了个疖子,问他要了帖膏药,他也把那起疼坏疮的膏药与了他一帖,把个老婆子也只差了一点儿没疼杀。(《醒世姻缘传》67回)

  由例(23)-(26)可以看出,否定词后置时,否定词紧靠动词前,其辖域内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及其相关成分(宾语或补语),否定焦点既可是动作行为本身,如例(23)-(24),也可是谓语动词后的宾语或补语,如例(25)-(26)。

  可见,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变化。否定前置处置句中否定词的否定辖域大于否定后置处置句中否定词的否定辖域,否定的焦点自然随否定辖域的不同而不同。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