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丁焰章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我们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指明了方向。
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其中,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是指依托流域梯级水电、水电扩机和抽水蓄能开发,通过充分挖掘水电调节能力,实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互补开发。加快实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离不开能源事业提供的重要支撑。新征程上,充足稳定、价格可承受的能源供应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新征程上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坚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发展新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流域水风光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环保、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要求,提升新能源保供能力,兜住重要能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
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水电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调节,可将随机波动的风电、光伏发电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加快实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动力,推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将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快速响应、规模化储能的特点与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成本优势有机融合,具备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一是我国大型水电基地区域周边的新能源资源情况较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开发具有天然条件。二是可以有效改善新能源并网压力,大幅缓解新能源发电对电网频率和无功电压的影响,有效支撑电力系统动态平衡。三是能够有效发挥风电、光伏发电的季节补偿作用,显著增加水电枯期外送电量,提升电力保供能力,有效提升输电通道利用率。
作为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的重要推动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实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一是基本完成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资源调查和主要流域水电扩机潜力研究,牵头建立了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建设项目库,为实施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积累了基础数据资源。二是统筹考虑各类电源开发建设周期、主要调节电源和外送通道建设进度、受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电力市场发展需要,统筹做好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衔接,合理拟定基地电源开发时序以及推进措施,打造统一规划、有机融合、高效开发、管理科学的一体化开发体系。三是围绕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调度运行、设备制造、电价机制、数字化管理等重点课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基础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建设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四是推动建设全球可再生能源数据库与规划平台,已被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数十个国家应用。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牛乐耕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打通堵点、填补空白,加强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夯实相关政策和法律基础,才能迈向对外开放新境界[详细]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供需协同发力,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将不断夯实,“进”[详细]
心中装着百姓,我们之所以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正在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甜头,也在于“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甜头。[详细]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无论任何领域的人才,都正迎来奋斗逐梦的最好时代。[详细]
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实现科研与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能释放更多创新红利[详细]
发展普惠信贷,为的是不断扩大金融惠民、利民覆盖面、实惠度。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普惠金融供给能力和水平,必能让更多优质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详细]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起步平稳、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本期大家谈,我们聚焦经济新动能新亮点,看形势、察趋势,感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力量。[详细]
越是稳中向好,越要稳扎稳打,沉住气、铆足劲,一步一个脚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在真抓实干中凝心聚力,在攻坚克难中奋勇前行,中国经济定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详细]
我们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作出的战略部署,依托国家安全体系的制度威力和优越性,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更好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详细]
中部要崛起,乡村必振兴。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更多特色产业,必能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