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魏哲哲
不断织牢法律“保护网”,依法保障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与平台企业之间能构成劳动关系吗?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作出回应。
新就业形态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在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也引发全社会关注。2024年1至11月,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约8万件,其中包括“新业态劳动者被个体户案”“连环外包案”等热度较高的案件,涉及社会保险纠纷、保险合同纠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多个方面。
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必须抓住劳动关系这个关键,其对劳动者的权益有重大影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获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一系列权利。在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用工模式呈现灵活性、多元性、技术性等新特点,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所涉情形复杂多样,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判定困难。
实践中,有的企业将业务、劳务“连环外包”,有的诱导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并以订立合作、承揽协议等方式,规避劳动法律法规。无论手段如何翻新,根源是个别企业逃避用人单位责任,设法降低用工成本,试图通过“障眼法”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上“偷工减料”。因此,应有效打击规避用工责任的行为,准确认定劳动者与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
明晰规则,才能树好劳动者权益保护“风向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就有很强的规则指引意义。江苏某公司要求外卖骑手圣某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后再与其签订承揽、合作协议,圣某送外卖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与公司发生争议。法院审理认为,劳动者被要求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并不妨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于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应当依法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这样的判决,其意义不仅在于个案,还将对促进平台规范用工、行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扣紧“安全带”,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多环节同向发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方面,相关执法司法部门应加大对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维权渠道。比如在个案办理中,发挥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和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建议书的作用,推动用人单位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法律支持。目前,多地已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群体,把确认劳动关系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帮助权利受损者得到及时救济。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织牢法律“保护网”,依法保障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就能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进一步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
责任编辑:牛乐耕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党员干部知重负重,在攻坚克难中练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铁肩膀、真本事,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详细]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我们要准确全面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得益于广阔的合作平台,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教育“朋友圈”越来越大。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合作,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极为丰富的素材,也为经济学者提供了[详细]
通识教育不基于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也不直接以职业应用为目的,但它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一粒粒种子,为他们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可能性、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办好通识教育,使学生将博学与精专相统一,增强发展后劲,必将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多助力。[详细]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村志是记录、传[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并作出部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技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确保[详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各民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必须坚守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把发展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资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定能更好促进“人水和谐”,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