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方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

2024-09-2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解读新中国75年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启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智慧和力量。

  ——编者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在时间的坐标里,两个“16万公里”的故事激动人心。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让中国成为拥有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现代化强国。”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建铁路、强实业的梦想被外国人视为“空想”。

  如今,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随着龙龙高铁梅龙段等新线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16万公里铁路梦想成真,照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际。

  从集中力量办大事,只用两年时间就自主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党的领导始终为中国铁路发展引领航向。一条条铁路穿越时空,映照着东方大国苦难辉煌的复兴之路,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发展奇迹的恢弘史诗。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首共和国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75年风雷激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事实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号”航船破浪前行,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75年来,14个五年规划(计划)串联起东方大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历程。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如此长远的视角、如此宏大的格局来谋划发展,并推动规划中的决策部署逐一落到实处。有国际观察家总结,“中国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和长期奋斗的决心是西方国家所缺乏的”。

  75年栉风沐雨,我们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历史有力证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上世纪50年代,建设人民大会堂,23个省份的200多家工厂提供设备和建材,全国30多万人次参与工地劳动,从动工到竣工,不足一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万人运输、千车组织、秒级调度,外国运动员盛赞“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75年风雨同舟,从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到取得抗击灾害的伟大胜利,再到贡献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无往不胜的力量之源。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我们就能汇聚起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回首来路,一程程披荆斩棘,一次次闯关夺隘。面对一穷二白的困难,激发“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气,建设完整国民经济体系;面对“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拿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呀、劲呀”,创造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面对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的挑战,激扬“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志气,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要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就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我们党一定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阔步向前。

  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回望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一定能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组织部门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详细]

    09-18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做好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篇大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详细]

    09-13 14-09 大众网 分享
  • 深化跨军地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跨军地改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着眼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在要求以制度建设为主[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详细]

    09-03 16-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时与势 激发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国的强大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来的香港将更加光彩夺目。[详细]

    09-03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筑牢科技创新的“安全之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筑牢科技创新的“安全之基”,我们定能不断开创科技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实现科技发[详细]

    08-27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须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以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08-27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做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安排,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详细]

    08-23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认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详细]

    08-23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