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2022-12-13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 周跃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就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都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的“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是从经济效率的视角来观察分析的;而经济的“量”,则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总量、速度,主要是从经济规模的视角来进行核算分析的。这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事实上,没有量的增长,就不能为经济运行提供托底;没有质的提升,就不可能让经济发展更有效率。

  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这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党始终坚持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经济目标时,将提高发展质量作为重要前提。但在实践中,也曾出现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偏向,导致效益低下、环境破坏等问题,教训深刻。

  当前,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急需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在急需做大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唯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才能真正稳得住、可持续。

  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年的中国GDP总量已经突破了114万亿元,经济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环境、资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承载力面临极大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的提升遭遇瓶颈,传统的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稳稳站在一万美元水平之上,要巩固这一成果并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保证一定的增长率。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才能做好“六稳”“六保”任务,只有把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才能在当前形势下守住经济稳定运行的底线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量的扩张,而是要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量的增长,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经济发展必然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高质量发展,顾名思义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而最终落脚点是“质的稳步提升”。从长期来看,土地、资本、人口等生产要素投入最终都会遭遇瓶颈,唯有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核心要义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

  第一,推动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新是指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就启示我们,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下,如何用技术创新的方法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第二,推动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才能持续健康、行稳致远。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条件不同,发展的程度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协调发展任务繁重,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协调。

  第三,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能够积聚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是要尽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第四,推动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回望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等盛行,经济开放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五,推动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增进民生福祉。当前,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还有很多新期待。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并且日益多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无可置疑,这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第六,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当今国际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要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现在,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经济思想上下更大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自觉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与此同时,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第三,加快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第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强化进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六,着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七,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社会风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打通卡点堵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主动防范生物战争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