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稀有剧种 传承文化瑰宝

2024-07-2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武存英

  武存英

  在大众文化娱乐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古老的地方戏曲如何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从十几岁学戏开始,我和同行们一直在探寻答案。

  山西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群众基础好,过去几乎村村有戏台。仅拿五台赛戏来说,这一古老剧种融民俗礼仪与表演艺术为一体,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演出时,没有固定程式,也没有婉转曲折的唱腔旋律,而以道白和吟诵诗句为主。其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和吹奏乐,一些剧目还需演员佩戴面具。朴素的演出形式、悠久的历史传承,使其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种独特存在。

  追本溯源,许多地方剧种都源于民俗活动,活跃于乡间。乡野大地散落着丰富的戏曲遗存,也聚集着天然的受众。由此而言,唤醒赛戏的生命力,不能脱离乡村这个根。我们走乡串镇,走访民间艺术团体,收集、整理遗留剧目,希望更大程度完善赛戏“拼图”。同时,我们多次到周边村镇演出,观演村民达2.6万余人次。有年长的村民告诉我,“一场赛戏,从幼时听到现在”。对他们来说,赛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刻进骨子里的“文化乡愁”。

  艺术传承发扬,必须创新。作为五台赛戏的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排练演出了《孟良盗骨》《戏柳翠》等剧目,推进《梦断三国》《赶旱船》两个剧本。赛戏的道白多以方言为主,年轻观众、外地观众不易听懂,若全用普通话,又失了原汁原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排戏时将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形成“五台普通话”道白,演出效果更好。在剧场演出时,我们还不时穿插一些流行小曲、说念段子,用以暖场、活跃氛围。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剧本、表演和传播方式,使之更加契合时代、贴近受众,才能让地方戏曲获得新的生机活力。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地方文化的响亮招牌。近年来,山西加强对本地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增加公益性演出场次等形式,以展演促发展、以活动促繁荣,不断增强稀有剧种的生命力、影响力。得益于此,赛戏也有了更多展演机会、触达了更广泛的受众。乘着政策东风,我们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同时以省际艺术交流为契机,将赛戏唱到内蒙古、江苏等地。今年“五一”假期,我们在五台山景区连演5天,为游客带去耳目一新的戏曲文化体验。这启示我们,顺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趋势,找准文旅融合的发力点,有助于扩大受众范围,增强戏曲发展的内生动力。

  艺术常青,文化常新。一段时间以来,从广东潮汕的英歌舞、福建的游神,到甘肃的社火表演,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赢得更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释放。我们由衷高兴,也信心倍增。守护稀有剧种,传承文化瑰宝,我们会一直唱下去。

  (作者为山西赛戏团晋剧戏曲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本报记者郑洋洋采访整理)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治理实践给政治学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治理是政治学研究中的重点领域。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日益丰富,书写了“中国之治”新篇章。丰富多样的治理实践、卓有成效的治理成果,给我国政治学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为[详细]

    07-19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新职业不断涌现,既提供发展新机遇、就业新选择,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职业新亮点,共[详细]

    07-19 09-07 人民日报 分享
  • 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壮美篇章。[详细]

    07-17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

    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奋力写好改革的时代新篇,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详细]

    07-16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

    营商环境像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个长期工程。坚持久久为功,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项一项制度去完善,共同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定能让云岭大地长出更多吸引“金凤凰”的“梧[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理论强才能底气足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坚定信念、强大底[详细]

    06-25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征程上,广大高校要勇担使命、贡献力量,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详细]

    06-25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西墙峪:山纵好后勤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走进“沂蒙红色堡垒村”——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感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详细]

    06-19 15-06 大众网 分享
  • 点“废”成金,畅通低碳循环

    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为发力点,以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融合。[详细]

    06-11 10-06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详细]

    06-11 17-06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