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方寸地” 致富“聚宝盆”

2025-01-0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赵晓昕

  赵晓昕

  “庭院经济”是农民利用自有院落及周围的土地、空间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经济模式。该模式既能盘活闲置院落和土地资源,也可以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形态之外的重要补充。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如今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

  因为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庭院经济常被称为“方寸之地做文章”。但由于多为零散经营,庭院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面临资源有限、方式粗放、布局分散等问题。让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作用,关键在科学规划、政策引导。

  好的政策扶持与引导,能够激发农户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有关方面深入调研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与文化特色,以品牌化为导向,通过谋划重点项目,帮农户精准选择有潜力的产业与业态,并根据市场反应及时调整,避免一哄而上、千篇一律。在要素支持中,有关方面还应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提供相应保障,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抱团发展”,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对接更加顺畅。推动庭院经济从分散化经营走向规模化经营,由粗放式发展转为精细化发展,就能为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繁荣提供更强大支撑。

  充分释放庭院经济潜力,还要打开思路,做好融合创新文章。废弃的烤烟房被改造成特色乡村民宿,山村庭院里诞生出研学中心、竹编非遗展示中心……把乡村院落作为空间载体,推动庭院场景积极“拥抱”休闲餐饮、艺术空间、非遗体验、文化创意等新经济、新业态,有利于把老地方盘出新花样,使方寸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催生乡村发展新动能。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庭院经济大有可为、必有作为。当一院一落、一家一户燃起庭院经济的星星之火,必将释放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活力。

  (摘编自《河北日报》,原题为《让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水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把发展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资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定能更好促进“人水和谐”,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详细]

    01-07 10-01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以法治护航,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详细]

    01-07 10-01 人民日报 分享
  • 对“翅膀上的中国”充满期待

    低空经济为什么如此受人关注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拓展了人们的想象边界,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发展的图景,让人们对“翅膀上的中国”充满期待。[详细]

    01-02 15-01 人民日报 分享
  • 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

    2024年,我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局面,对宏观调控形成巨大考验。特别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党中央沉着应变,于9月下旬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一揽子增量政策无论在力度、广[详细]

    01-02 15-01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社会学力量

    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排斥外来知识体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形成中国特色并增强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详细]

    12-24 16-12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几十年来,“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我国社会学界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典型,对[详细]

    12-24 16-12 人民日报 分享
  • “牵好头”也要“负好责”

    “牵头”,不仅是名义上的领衔,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遗憾的是,一些牵头单位将“牵头”简化为“派任务、催落实、收成果”的机械流程,忽视了自身作为引领者、协调者的职责。更有甚者,一些牵头单位将配合部门视为单纯的执行者,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承担责任,将“牵头[详细]

    12-20 15-12 人民日报 分享
  • 落差变势能,增长动力更强劲

    这就是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回旋从容空间广;这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叠加效应,优势互补潜力大。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发展差距,培育新动能,必将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长极,推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详细]

    12-20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上,制度型开放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详细]

    12-16 16-12 学习时报 分享
  • 深入领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和成绩。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要牢牢把握。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详细]

    12-16 15-12 人民日报 分享